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位于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也是非洲蔚为壮观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保持着大自然本来的风貌,由于水源充足,有大量野生动物在那里生活。最新出版的一本新书《奥卡万戈三角洲:洪水中的生命》栩栩如生地介绍了这里的迷人魅力,在书中作者将三角洲复杂的水系比作像人体一样的、不停变化的自然生命。以下是奥卡万戈三角洲壮美的照片,一定会令你向往这片神奇的土地。
母狮在水牛面前退却
一只母狮在一群大水牛的威逼下不得不退却。每年大约有10万人来到奥卡万戈三角洲旅游,为博茨瓦纳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旅游收入是该国仅次于钻石业的第二大产业。不过,大量的游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保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为沙漠带来充沛的水源
奥卡万戈河奔流数千公里,将淡水和养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干旱的南部非洲。这条河流最终流入喀拉哈里沙漠盆地,并改变了这里的面貌。这张航拍照片还捕捉到沙漠中正在燃烧的几个着火点升起的烟雾。
野象数量激增带来威胁
奥卡万戈三角洲面临的威胁包括:非洲象数量激增、气候变化和野火。
河流源自安哥拉
奥卡万戈河,发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向东南经纳米比亚流入博茨瓦纳,最后消失于奥卡万戈三角洲。这条河流又名库邦戈(Cubango)河,是南部非洲一条内陆河。
九曲十八弯
奥卡万戈河形成了非常宽阔的河曲,以至于河水在河曲内作横向流动,缓缓流向下游。
形成大片沼泽地
奥卡万戈河最终流入沙漠盆地底部,导致这里洪水泛滥,形成了大片沼泽地。
给三角洲水系供水
上游的降雨给三角洲的“血管系统”带来或大或小的水源补充。大量的水也流进了沼泽地,最终被蒸发或渗透进地表下的沙土中。
鳄鱼和羚羊友好相处
在刚露出水面的一座河中小岛上,凶猛的鳄鱼和一群羚羊已经变成老朋友。在被部分淹没的旧河岸上,一簇簇树木起到了很好的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可以吸收水中的盐分,另一方面为空气增加湿度。
夜间开花的睡莲
如图所示,这是夜间开花的睡莲。在漫长而缓慢的流动过程中,由于沙漠沙砾和芦苇的过滤作用,奥卡万戈河河水变得异常干净清澈。三角洲的大部分河水比瓶装水的水质都好。
当地人村落
这是在奥卡万戈三角洲的一个博茨瓦纳当地人村落。考古学家相信,早在10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朝新的自然资源丰富之地迁徙的历史,或者逃离疾病、战乱、干旱或者洪水。
野象数量激增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地野象的数量不断增加。野象破坏了河边的树林,而河边的树林是这一三角洲的“生态之肺”,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
Posted: 三月 19th, 2010
Categories:
自然
Tags:
三角洲,
非洲沙漠
Comments:
101 Comments.
聪明的人更有可能接受符合进化论的“新做法”,以变得“更先进”。因此,就忠诚度来说,那些不能抵御诱惑而有外遇的男人可能更愚蠢。他说:“通过这个理论可以推断出,越是聪明的男子越是珍视性关系的专一性。”
依据他的理论,忠诚度与智力之间的关联理论不适应于女性,因为女性总是被期望要对一个男性忠诚,即使在一夫多妻制社会里。
金泽智博士认为,从进化论角度讲,自私和态度保守是原始的品性,无私和自由主义是更高级的品性,这与智力水平相关。
同样的,那些自认“一点也不虔诚”的人平均智商为103,而那些标榜自己“非常虔诚”的人平均智商为97。依据他的理论,这源于聪明的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金泽智博士补充说:“那些较不聪明的人倾向于笃信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历史遗迹。”
Posted: 三月 16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忠诚度,
智力
Comments:
609 Comments.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闲聊在社会生活中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而有实质内容的交谈能让人更愉快。
这一研究结果刊登于美国《心理科学》杂志。
生活录音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让79名大学生随身携带录音设备,这种设备每隔12.5分钟自动录制30秒声音。4天后,录音设备总共记录大约2.3万段对话片段,平均每人300余段。
研究人员把这些录音片段分为闲聊和实质性交谈。如“你那有什么?爆米花?真好吃!”属于闲聊,而“你爸爸与她相爱了?”属于实质性交谈。
研究人员同时测试研究对象的性格和身心健康状况,然后把测试结果与录音片段结合分析。
“健康生活新闻网”援引研究报告作者、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马赛厄斯·梅尔的话报道:研究结果显示,有意义、有实质内容的交谈更能提升人的快乐感。
维系社会
梅尔及其同事分析发现,身心健康水平较高的人独处时间少,经常与他人交谈。最快乐的人与最不快乐的人相比,独处时间少25%左右,与他人交谈的时间则多约70%。
就对话内容而言,最快乐的人闲聊数量是最不快乐的人的三分之一,实质性交谈数量则是后者的两倍。
梅尔说:“闲聊有作用,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更能有效维系人们间关系的是实质性交谈。这种谈话并非一定要关于人生哲理,只要有实质性内容即可。”
人们一般认为女性更擅长深入交流、谈论自己的感受。不过梅尔表示,实质性谈话的效果在男性身上略微明显一些,但他无法解释原因。
同行肯定
多年来人们一直想知道快乐的奥秘,这项研究或可有助于解开谜题。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马达克斯说,有意义的谈话并不一定能让人感到更快乐,但二者之间确有联系。
马达克斯观察到,当人们感到婚姻生活“变味”时,伴侣间的对话内容往往会变得浮于表面。因此婚姻咨询师常要求伴侣间重新进行实质意义的交谈。
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心理学教授索尼娅·利犹博米尔斯基长期从事“快乐感”研究,她认为,新的研究结果是先前研究的补充。
她说:“这项研究很好地证明,快乐的人花更多时间与人相处。他们与朋友间的实质性交谈就是标志。”
Posted: 三月 16th,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实质交谈,
快乐,
闲聊
Comments:
42 Comments.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东北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93%的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东北大学著名教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斯和同事们对匿名手机用户的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虽然人们通常认为我们的行为举动是随意的,不可预测的,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实上,人类活动遵循着有规律的模式。他们的这一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巴拉巴斯说:“在我们中间,自然的率性的人非常少。虽然人们的出行的模式有很大不同,但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同样是可以预测的。可预测性表示我们可以根据个体之前的行为轨迹预测他或者她未来行踪的可能性。”
巴拉巴斯也是东北大学举世闻名的复杂网络研究中心负责人,他的研究组还发现,尽管人们的出行距离不同,但是93%的行为可预测仍不变,不管是喜欢经常长途旅行的人还是那些喜欢在家附近转转的人都是如此。该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东北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宋超明(音译)博士说:“我们倾向于假定预测那些很少旅行的人的行为比那些经常长途跋涉旅行的人更容易,但是,我们发现,不管我们的旅行模式有多么不同,我们所有人几乎同样可预测。”
研究人员还惊讶地发现,个体行为的规律性和预测性在人口统计类别方面没有明显不同,如年龄、性别、语言、人口密度和城市和乡村区域。在2008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有关人类行为模式的之前研究中,巴拉巴斯和他的成员研究了10万匿名手机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这些受试者是从600多万手机用户中随机选出的。他们发现,虽然他们旅行历史各不相同,但是,人们遵循着简单的重复模式。
巴拉巴斯解释说:“虽然大多数人只是短途旅行,少数人经常长途旅行,但是他们都遵循着一个简单模式,与时间和距离无关,他们都倾向于返回之前拜访过的地方。”在这项新研究中,这些网络科学家对5万匿名手机用户的资料进行了3个月的研究以探究他们的行为模式,这些受试者是从1000万手机用户中随机选出的。宋超明说:“现在,我们知道,当提到人类行为驱使的计划时,如流行模型、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科学预测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在公共卫生和城市发展方面效果如何是可能的。”
Posted: 三月 16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人类行为,
预测行为,
活动模式
Comments:
644 Comments.
人类仍在进化吗?未来,进化后的我们会拥有怎样的外表?如同电影里一样头更大、腿更短吗?人类会有灭绝的一天吗?
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我们看到的人口变化是饮食的改善和公共卫生的提高的结果,而非进化(即基因变化)的影响。如果像达尔文和多数生物学家所言,进化是物竞天择的结果,那么只有当头大腿短的个体能够比头小腿长的个体繁衍出生存能力更强的后代这个假设成立时,人类才可能在未来进化得头更大、腿更短。我怀疑这种假设的正确性。因此,科幻小说中的预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而且我们也很难获知人类将在未来如何进化。化石记录向我们显示,所有的物种最终都会灭绝,但在此之前往往存在数百万年。与过去或现在的任何其他物种相比,人类掌控自身命运的能力都更强 ——如果我们确实走向灭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结果是由我们自身的行为造成的。
Posted: 三月 12th, 2010
Categories:
自然
Tags:
人类,
灭绝,
进化
Comments:
615 Comments.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笑有令人惊喜的好处,不仅有助身体健康,还可以减肥。
英国神经学家皮契尔指出,大笑一小时可以燃烧100卡路里的热量,约是一小包薯片及小条巧克力含的热量。
皮契尔指出,大笑对身体犹如是“小规模的有氧运动”,心跳因此加快,心脏释放更多血液到身体其它部位,同时胸腔上下振动,使胃部肌肉必须剧烈运动,有助肌肉紧实。
研究报告还指出,大笑可以强化免疫系统,有助身体对抗感冒等症状,脸部肌肉也可以借此获得运动,有助肌肤紧致。
研究报告说,一般要消耗100卡路里需要举重半小时,或在家吸地毯约45分钟,但大笑一小时却有同样的效果。
皮契尔说,研究人员并不主张为了减重,整天观看喜剧节目,同时要提醒民众,在看这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节目时,不要吃巧克力等甜食,否则达不到瘦身的效果。
Posted: 三月 10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卡路里,
大笑,
减肥
Comments:
110 Comments.
概览
悲伤是一种正常的,通常是痛苦的,情感反应的损失。不像 抑郁症,正常的悲伤消失,通常在合理的时间。悲痛往往是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什么是正常的悲伤?
悲伤是一种情绪反应的某种类型的损失。悲伤是个人的心理过程,通过以应付损失去。
悲痛可能产生的:
•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这可以是死亡或结束一段关系。
•在健康或身体机能的变化,比如接收的一种慢性疾病的诊断或失去了行走能力。
•外表的变化,如身体某部份或严重疤痕损失。
•损失情况,如丧失了一份工作。
通常,人们通过三个阶段的悲痛和哀悼后的损失。大多数人都经历这些阶段的顺序。然而,这不是寻常的人的经验,在不同的顺序,或通过一个阶段去一次以上。
第一阶段涉及震惊和不相信可以通过来组合特点:
•麻木
•咽痛
•哭泣
•叹息
•腹部空虚
•非现实感
•否认和不相信
第二阶段,涉及的损失,当务之急和特点是:
•愤怒
•悲伤
• 失眠,或缺乏睡眠
•食欲不振
•弱点
•疲劳
•内疚
•梦想
•思想损失
•失去兴趣的活动
•社交退缩
第三阶段涉及决议的特点是:
•对过去的愉快的想法
•恢复日常活动兴趣
•能力,形成新的关系或角色
有些人可以体验和悲伤迅速解决。其他多年来悲痛的重大损失。这是不正常对谁失去了配偶或子女来感受他们的生活休息悲痛和关闭人。文化差异也发挥了作用,在人们的悲伤。在死亡或破碎的关系,其长度和一个人的悲伤强度案件一般取决于双方关系的亲近的人,谁丢失。在悲痛和损失的人带来痛苦非常接近,可能永远不会完全消失。这是现实的期望,在时间,强度,持续时间和痛苦的感受的频率将减少。
悲伤和抑郁症有许多相似的特点。这些措施包括:
•悲伤
•哭泣
•退出
•无法入睡好
•失去兴趣的活动
悲伤和抑郁症之间的重要区别内德得到承认。抑郁症往往是持续和长久。悲伤,相反,通常被描述为在“波”,然后来了一段缓和。羞愧,无能和低自我感觉自尊不是悲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一个正常的人没有悲伤的绝望的经验是抑郁症的特点,完整的感觉。
不正常的悲伤与自杀念头或体重明显减轻。
Posted: 三月 7th,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抑郁症,
正常悲伤,
悲伤
Comments:
268 Comments.
宇宙是什么,汉代张衡认为,“宇之代表无极,宙之代表无穷”。宇,指空间,属实,由粒子组成,在运动中形成各类天体(阳性世界);宙,指空间,属虚,由虚子(信息波)组成。在原来的混沌世界里,一直存在着(阴性世界)。宇宙是由空间、时间、阳仪、阴仪组成的,叫有极宇宙。
人类生存在宇宙之间,无不随时随地观察宇宙,认识宇宙。通过观察,认识到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水土、风雨等等,不是静止的而是在运动。再进一步推理到地球、月球、太阳各种星球也都在运动,这种动的规律,旱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易>对此作了形象的总结。她认为宇宙就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宇宙的发展公式:无极 → 太极→ 阴阳→ 五行→万物→ 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八卦虽然变化无穷,但是这些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如阴与阳、太阴与太阳、少阴与少阳;乾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是对立统一,相对平衡的。)都体现了一个“平衡”思想。从而认识到宇宙的万世万物都在作相对的平衡运动。
植物的叶片成对生长,树的分枝有两枝,三枝,枝叶形成伞状,都是为了平衡整个树干,树根之力而不至于倒斜;动物的双脚,四脚行走,鸟的双翅飞翔,人的两手双脚,也是为了平衡,缺一则行动不便;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热温凉,气候是相对平衡的;日与月,昼与夜,也是相对平衡的;还有水与土,植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如雌与雄)植物与动物等也是保持相对平衡的,科学上称之为“生态平衡”。
《周易》对平衡的方法和类型作了简要的概括,认为平衡的方法有自然和人为两种:自然者,如陨石雨、太阳黑子爆炸、火山、地震、塌方、干旱、水涝等。由于自然界的运动产生了不平衡,而发生了灾难,灾害之后,又使之逐渐趋于相对平衡;人为者,改造山河,使高山低头,河水让道,人工降雨,疏通河道,修塘筑堰,植树造林等,使之达到相对平衡而夺取农业丰收;平衡的种类很多,大致有:数的平衡,量的平衡,象的平衡,以及方位,对峙、气温、光线、速度、动态等平衡。平衡将给人类带来幸福,失衡将给人类造成灾害。
现在人们对“平衡”的认识有二:从物理学方面认为,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或作相对的平衡运动;从哲学上讲,亦称“均衡”,指矛盾的暂时相对统一.它是和运动分不开的,在绝对的永垣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的, 暂时的静止和平衡。即从平衡→ 不平衡→平衡,它是在不断的运动,不断的发展。
平衡思想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自然科学中除农业上普遍运用外,工业上的车床,电扇,安装在机上镙丝的承受力,均需平衡;交通上的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司机要有较高的平衡技术,不然就会翻车,撞礁;化学上的化合与分解,(如水和氯化钙:h+o2-h+ ; c1+ca2+c1) 阴,阳离子也是要平衡的;建筑业上,除了匡架、梁、柱、需要平衡之外,对于形势及周围环境的烘(衬)托也是讲究的.千尺(300米左右)为势,百尺(30 米左右)为形,凿井,迭石,挖地,流光,疏形,都是为打破单调沉静的平衡,造成一种舒适美好的动的平衡.故建筑处理上的收、放、开、敞、闭、封、曲、庭、转折、府、仰以及穿插,参差等手法,都体现了相互间的平衡关系(见《太极思维与预测》);美术上的图画或照片,其空间与山河,空间与人物,山势与江湖,光线的强弱,水的动静,飞鸟与云彩等,必须协调平衡,否则不是一幅理想的画面或照片;在文学上的高潮与低潮,人物的正面与反面,美与丑,善与恶,都必须对照描写;诗词的平仄、对仗、押韵;音乐的节奏,声音高低,抑扬顿挫,.悠雅动听;舞步的快慢、旋转、无不体现平衡思想;体育,杂剧上的走钢丝、平衡木、滑冰、骑独轮车、双扛、吊环、鞍马表演,以及各种球类的比赛,无不涉及平衡技术,特别是心理上的平衡。再看高科技的卫星火箭发射技术,首先要测定卫星运行的轨道,其轨道必须在地球,月球,及其它星球的引力之间,使卫星受各种引力的影响作曲线而不是作直线运动前进,也就是说,将卫星发射到相应的轨道,各种引力平衡而不致掉到地球或月球上去。这种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时卫星就会掉下来。可以推理,各种星球运行失衡时也会相撞,“慧”、“木”之吻,陨石雨,便是其中的例证之一。原地球上的翻江倒海,地壳变易,也许是地球与其它星球相碰,震动的原故。
社会科学的运用,一方面是指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相对平衡,.战国时苏秦的合纵政策及张仪的联横政策,三国时的三国鼎立,蜀国联吴抗魏,是为了求得力量上的平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中国共产党依人民大众,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对付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的敌人,都是为了求得平衡;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及三世界的划分,中国提出依靠第三世界,团结第二世界,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也是为了平衡;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经济收与支,及厂矿企业的产与销,必须平衡,不平衡时就要出乱子……..。
另一方面是指领导方法和艺术。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县乃至一个工厂,一个公司的头头,不论单位大小,你是否能把这个单位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化解掉,各方面的人物团结在你的周围;在工作上有成绩,有发展,有创造.使人们相信你,信任你,放心你,拥护你.俗话说,你在这个单位“坐得平”.。也就是说,领导居中,能把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各方面的矛盾处理平衡,就称得上一个“平衡官”了。
古代命理学家推算人的命理,也是讲究命式五行的強弱旺衰和月支寒暧湿燥的,中和、平衡。认为不平衡时多凶,平衡时则健康吉利。
人体科学认为,生命在于平衡。人生在宇宙之间,人与自然,以及人体本身也不例外,仍处在相对平衡阳运动之中。也就是说,平衡则健,失衡则病。医学,气功也就利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养生治疗。
平衡思想,起源于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相对平衡运动,总结(理论)于<周易>,运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体科学诸方面,以造福于人类。现在人们对平衡思想,平衡哲理,平衡学说,运用得多,研究得少,若运用平衡哲理来认识宇宙,研究宇宙,在很多科技领域,将会有新的突破,发现新的奥秘。平衡作用之大,不可胜数.谁能掌握平衡哲理,谁就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握世界,拥有世界!
Posted: 三月 7th, 2010
Categories:
万物
Tags:
宇宙规律,
平衡,
周易
Comments:
1,238 Comments.
这是迄今最为详细的地球真彩照
北京时间3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和绘图人员综合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拼接出一张壮观的地球真彩照。这是迄今最为详细的地球真彩照。
在 地球上空,有一系列卫星展开对地观测。它们对陆地、海洋、海冰和大气云层等展开观测。美国科学家和绘图人员综合大量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将每平方公里的地 球观测图片拼接起来,最终得到了这张地球图片。其实教育工作者、科学家和博物馆以及公众都可以自由获取这些原始图片。
据了解,大部 分观测数据是由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得到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搭载在terra卫星上的一个重要的传感器, 其最大空间分辨率可达250米 ,扫描宽度2330公里,可用于对陆表、大气和海洋进行长期全球观测。
这张图上的陆地和海洋比例是 根据2001年6月到9月间对地表观测数据合成而得到的。科学家将每隔8天得到的观测数据合成,以补偿云层对对地观测所造成的影响。科学家利用了两种不同 类型的海洋观测数据:一种是浅水真彩色数据,另一种是全球海洋颜色数据。而科学家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得到的极地海冰观测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的南极洲观测数据合成,得到了海冰的观测图。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南极洲观测数据是由其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仪(The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简称AVHRR)观测得到的。而云图是将两天内在可见光波段观测到的图像和两极上空的热红外图像合成而来的。科学家还将9个月时间内通过国防气象卫星观测 到的全球城市灯光数据叠加到调暗的地表图上。
Posted: 三月 6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地球,
真彩照
Comments:
1,377 Comments.
爱因斯坦智商真实数值公布
普林斯顿医院的顶级医师 托马斯·哈维把爱因斯坦的大脑悄悄带回家中,浸泡在消毒防腐药水里,后来又用树脂固化, 再切成大约200片,并亲自动手研究大脑,同时也给科学界提供切片进行研究。
哈维医师将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了四十多年,此间科学界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但据威尔特森研究的结果,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比常人大15%,非常发达。大脑后上部的顶下叶区发达,对一个人的数学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视觉空间认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解释了爱因斯坦为何具有独特的思维,才智过人。
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个特点,是表层的很多部分没有凹沟(回间沟),这些凹沟就像脑中的路障,使神经细胞受阻,难以互相联系,如果脑中没有这些障碍,神经细胞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行联系,使得大脑的思维活跃无比。威尔特森的研究小组,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与99名已死老年男女的脑部比较,得出了这一结论。
但遗憾的是威尔特森的研究小组经过超过3000次的数据测试统计结果:爱因斯坦的智商只有:146。任意取100名普通人大脑按照当年的威尔特森规则智商有:125。
Posted: 三月 5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爱因斯坦,
智商
Comments:
1,110 Comments.
人是动物,其它动物和人一样具有共同的属性,情感。
当人类研究用什么方式、为什么在世界上活着的时候,不妨从动物身上寻找答案。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青海省有一个沙漠地区特别缺水。据介绍,每人每天只有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3斤定额的水量。3斤水,不光饮用、淘米、洗菜……最后还要喂牲口。牲口缺水不行,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向被人们认为憨厚、忠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缰绳,强行闯入沙漠中一条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老牛以惊世骇俗的识别力,等了半天,等来了运水的军车。老牛迅速顶上去,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这样的情形,但那些动物不像老牛这样倔强。部队有规定,运水车在中途不能出现“跑冒滴漏”,更不能随便给水。这些规定,看似无情,实则不得已,这每一滴水都是一个人的“口粮”啊。沙漠中,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持续了好半天,最后甚至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有些性急的司机用汽油点火试图驱走老牛。可老牛没有动,泰山一样,不放松。直到牛的主人寻来。 牛主人愧疚极了,操起长鞭狠狠打在瘦弱的老牛身上,老牛被打得浑身青筋直冒,可还是没有动,最后顺着鞭痕沥出的血迹染红了鞭子,染红了牛身,染红了黄沙,染红了夕阳。老牛的凄惨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那么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被堵车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队规吧,我愿接受处分。”他拿出自己随身的水盆,从水车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放在老牛面前。 老牛没有喝面前以死抗争得到的水,面对夕阳,仰天长啸,似乎在呼唤。晚霞中,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爱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天边燃起最后一丝余辉,母子俩没等主人吆喝,在人们的一片静寂无语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Posted: 三月 2nd, 2010
Categories:
自然
Tags:
动物情感
Comments:
686 Comments.
“万物皆有道”不是新鲜话题,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它、发展它,只是每个人对它的认识不同罢了。
前些天和一位当领导的朋友聊天,他讲了很多“混世哲学”,美其名曰“真理”。争论之后,他问我那到底什么是真理呢?我说,真理有两个,一个是相对真理、一个是绝对真理。相对真理是在某个领域或某个阶段人类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某种认知。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只在一定社会、一种历史背景或一种场景适用的真理,离开这个特定条件,这个真理就不存在了。这是我的理解,不是真理的定义,严格的定义,那是哲学家的事情。重物要落地,这是真理,但离开地球就不一定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了共产主义就不适用了。但绝对真理只有一个:世界是运动的!我说了一个“绝对”的话:除此之外,没有绝对永恒的真理。这个绝对真理来自老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万物皆有道,这个“道”即是真理,也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固有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你认识到这个客观规律也好、没认识到也好,它总是存在的。
老子的“道可道,非恒道也”,道破了万物是客观存在的、皆有其发展规律的、事物不是永恒不变这样一个真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也是组成万物之基本元素,这些基本元素产生“二”,即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所有事物的对立统一体,而阴阳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产生“三”,“三”即衍生出的万物。船能在海上航行,就是一个阴和阳的对立统一运动:船只的重力为阳、海水的浮力为阴,因而船不下沉;法律和犯罪也是一阴一阳,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犯罪了还要法律干什么?没有法律,犯罪不就更猖狂了吗?就连计算机的发明也离不开阴阳,因为组成计算机最基本的单元–“记忆磁畴”里,得电为阳、失电为阴,即“1”和“0”,0和1是计算机所有功能的最基本元素。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何以问道呢?我问朋友,人活在世上是在干什么?他说为了“名利”,又说为了“七情六欲”。我说,不尽然。细细想来,所有的人活在世上,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幸福也罢、悲伤也罢,无外乎都是忙着三件事:人对自然、人对人、自己对自己。
人对自然,就是直接和间接的学习知识、认识自然世界、适应自然环境、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物质、掌握生存本领,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自身。
人对人,这是人的社会属性,也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行为必须有一定准则,这就是道德的和法律的准则。道德准则源于人类群体沿袭发展的文化和宗教,而法律则是一种强制手段。人们按照这些行为准则生活,社会才有秩序。春秋战国时期前后,人类文明突飞猛进,华夏各部落、群体中各种不同的行为准则也在加速融合。孔子不辞劳苦周游列国,为的是传授“礼”,教人们如何做人、做事,因此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有了“忠、孝、仁、义”,儒家的思想体系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一旦行为准则形成,每个人都要遵守它才能融入社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行为不能为群体的其他人认同,他将是孤立的。人是如此,动物不一定不如此。我在非洲草原亲眼看见一群狮子捕食野牛的全过程,在分食过程中,几只小狮子尽情享受美食,它们的父母则轮流“站岗放哨”,定时“交接班”,印象极为深刻。人的行为规范主要来自教育和自己的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做事原则,这个底线和原则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近几百年来,行为规范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融合,也许不久的将来人类会有着统一的道德规范。
自己对自己,是指一个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内心,也叫“心能世界”。它不单单是心理学、人生观问题,也不是世俗的生活哲学。它是通过自己内心的调节手段达到内心世界的平衡,从而获得认同感和幸福感。同样拥有一间木屋的人,可能其中一个是幸福无比的,而另一个则是痛苦万分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能调节力;一个无家可归、一无所有的人获得这间小木屋遮挡风雨已是万分幸福,而另一个从家财万贯、名声显赫的人,破落到只拥有这间小木屋,则是痛苦万分,我在说外观上有着相同物质条件的人,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心能世界的活动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好的心态,有了这个好的心态,你就是生活的“强者”。为了使自己感觉幸福,有无数条生活格言,那都是他人生活经验的概括,也是心能释放、调节的有效方法。
三件事就是自然世界、人文世界、心能世界,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没有第一条,人就是愚昧无知;少了第二条,则是行为不轨;缺了第三条,那是精神失常。
这三件事,皆有“道”可言,有着固有的客观发展规律,只是人们对它们认识深浅、早晚的问题,不能因为我们还不认识它就忽略它的存在。为官有“为官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教学有“为师之道”,要想健康长寿还有“养生之道”…不管你从事什么活动,都有“道”可言。
“道”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的研究发现其规律来为人类服务就是发展和创新,没有发展与创新社会就会停留不前。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就是“背道而驰”。“背道而驰”迟早都会碰壁,无论你是谁。
万事皆有度
事物的发展,不仅仅是“是与非”、“黑与白”、“0与1”的问题,之间亦有“度”,这就是哲学里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原理。万事皆有度,也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水是液体,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超过100℃就会变成气体,而低于0℃就会变成固体,这是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圆柱体,高径比低于1:8,我们称之为“片”, 高径比达到1:2,它就变成“块”、达到2:1叫“柱”、达到4:1叫“棒”、达到50:1叫“针”、达到100:1叫“线”、达到200:1就叫“丝”了,当然我这种判别不一定准确。不同的高径比有着不同的特性,“量”到了一定的“度”也就发生质变了。如果你把丝织成布,它又成了“片”,量变和质变也是辩证的。自然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自然世界如此,人文世界亦然,人做事都是有“度”的,也是人们常讲的“分寸”。人常喝一点点酒,可以活血化瘀,但每日酗酒则是“酒鬼”;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大都打过牌,适当打牌是一种消遣,每天泡在里面,就成了“赌徒”;正常的人都有七情六欲,过度的重色就成为“色鬼”;读书多,知识渊博为人所敬仰,而一个人只会读书则称为“书呆子”;人对人,赞扬是很重要的,可一味的赞扬就会变成一种虚伪;喜欢吃蔬菜是健康的,可只吃蔬菜你可能比正常人超过十倍的加速衰老;女孩子爱美,过“度”打扮则称“妖艳”,适得其反;胆子大,可以成为英雄,胆子大到极点则称为“无法无天”;为官者家里喜事,亲朋好友送来贺礼,那是“人之常情”,大肆收受贺礼,则变成“非法敛财”或“公开索贿”,你也可能从“人民公仆”变成罪犯,“量”变到了一定程度“质”也就变了。
“ 度”含在“道”中,是量变到质变的“限度”,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虽然这个“度”很复杂,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是不能把握的“分寸”。掌握这个 “度”就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感悟各种“道理”以驾驭自己。人人都有过失,“量”不足,不以为败;人人都有遗憾,“量”不到,不以悲哀。“高人”是能把这个“分寸”、这个“度”把握的“恰到好处”。纵观古今,大凡成功者都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度”,立足社会、游刃有余,创世立业、殷实人生。
Posted: 三月 2nd, 2010
Categories:
万物
Tags:
万物,
人对自然,
哲学思想,
真理,
规律,
有道
Comments:
609 Comments.
产生和维持爱情的重点是:【珍惜】
因为如果你珍惜一个人,那么无论那个人多么不理解你,不信任你,或做错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原谅他/她。
而当一个人不理解你、不信任你、不尊重你的时候,并不一定代表他不爱你。
但当你从来都不珍惜对方,那么你也就从来都不爱对方。
案例:
1.当一对恩爱的夫妻在某件事上不理解对方,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对方,毕竟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
2.当丈夫在某件事情上不信任妻子,并不代表他不爱她,毕竟如果对方在做一件傻事,你还信任她,那么就等于把对方向火坑里推,下场是很悲惨的。
3.当一对夫妻,有了点小矛盾,开始吵架的时候,自然就不会这么尊重对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对方,因为很多吵架都只是人们的一时之气,或就是因为太爱对方,所以产生嫉妒等,开始吵架的。
4.当你不再珍惜对方,而后再扪心自问,自己爱不爱对方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爱的感觉。毕竟爱是让人牵肠挂肚的,如果你不珍惜对方,那么又怎么会牵肠挂肚的想念对方呢?
推理:
1.要让对方爱上你,除了自身要具备一些美感外,你还需要让他/她有想去珍惜你的感觉;首先你要“接触”到对方,然后引起对方的“注意”,最后让对方觉得你有特别之处,比如:对他/她特别好、特别信任你、特别诚实、特别善解人意、特别照顾、特别合适等等,那么对方就自然会产生一些对你的珍惜感,进而发现你的更多美感,产生爱情,并维持爱情。
2.当爱情有矛盾,对方不理解你、不信任你、不尊重你的时候,你可以保持着“珍惜”心态度过爱情难关。
3.如果你的心中对他/她,已经没有珍惜感,那么就说明你已经不爱对方了,这时候你可以寻找对方值得你珍惜的地方,继续这段爱情,也可以在各方面权衡下放弃这段爱情。
【全集然文明】逻辑:任何“事件”都是“导件”(引导存在的事件),如果要检验各“导素”(导存要素)在“导件”中的“重要性”,只要使用“导素有无实验”并进行“前后对比”,就可以判断出各“导素”作用和“地位”是什么样的。最后发现在爱情中最重要的是:珍惜。
Posted: 三月 1st,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信任,
心理,
珍惜,
理解,
研究,
爱情,
重要,
探索
Comments:
239 Comments.
原因是:(1)我们总是在使用和学习它们,但却往往没想过去反思它们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有多大。(2)各种历史的原因让我们的语言中存在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不合理和错误。这些错误的语言逻辑有很多,这里先举一个重要的:
教学弊端一直以来都不能被消除,并不是改善工作不到位,而是因为教学系统本身是一块木炭,而如果您想洗去木炭的黑色,又想留住这块木炭,那是不可能的。
就中国的汉语而言,在5千年的文化历史里,一直都没有把“知识”与“教”、“学”联系得那么紧,如:古代的学生叫做书生,老师叫先生,学校叫私塾,教科书叫四书五经等,而自从鸦片战争过后,中国“醒悟”了,觉得不能夜郎自大,要学习外国人的事物,要虚心的受教;于是从那时候起,汉语中只要和“知识”有关的事物都被打上了教、学的印记,如:教学、科教、教师、教室、教科书、教育、教养、教辅、教父、教法、教风、教坊、教官、教工、教训、教改、教规、教会、教皇、教化、教坏、教会、教诲、教具、教课、教练、教龄、教授、教书、教唆、教士、教务、教委、教人、教堂、教徒、教条、教头、教坛、教廷、教研、教员、教义、教友、教院、教派、教主、教宗、教子、教职、教众、教长、教程、教材、教场、教鞭、教办、教民、科学、学习、学校、学府、学院、学园、学苑、学生、学费、学分、学者、学长、学弟、学姐、学妹、学子、学籍、学派、学位、学问、学名、学报、学徒、学期、学区、学前、学勤、学武、学务、学联、学力、学龄、学业、学友、学员、学艺、学名、学唱、学制、学做、学智、学术、学士、学时、学说、学识、学社、学号、学好、学坏等等;要知道所有的外语中,没有一门语言是用教、学嵌入到所有与得到知识有关的词语中的,如英语中的学校是school 学生是student 学科是subject 等等都也不是和教(teach)、学(learn)直接组词的,而且英语中的learn更多时候是表示知道的意思;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一个词语中的组成部分是可以直接引发相关事物的思考的,如果我们将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都用教或学来组成词语,那么我们第一反应就会是:立即想到教和学。
◆于是问题就这样出现了:因为教学并不是一个可以自主创造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完全吸取他人知识的过程。一方面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毕竟别人的知识并不能保证绝对正确,那么我们又凭什么去学习呢?用咨询这个词语才是合理的。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而且会强烈的抹杀人们的创造力(就像现在的猫都有人类喂它们吃东西,那么它们也就不想去抓什么老鼠了,因为没必要了)。
于是我们便发现了近代中国仿造的技术越来越好,但就是没有多少自主研发的东西,于是国家不断的倡导创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那又有什么用呢?毕竟抹杀创造力的教学的逻辑已经随着各种与知识相关的词语渗透到了人们思想的骨髓里,只要他们想到知识相关的词语就想到会有人教,想到教又想到了学习,没有几个人可以真正洒脱的站出来说:我不需要教学。因为那样别人会认为他说,他不需要知识!那么这个玩笑就开大了。
所以,全集然文明提供了一套新的知识获取语言系统以供大家的选择:对于你所要传授知识的对象我们使用:引导、导存、帮助、训练;对于自己所要得到的知识,我们使用:研究(包括:观察、对比、实验、分析、总结等)、咨询、查询,我们简称为“研询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去研究一个事物了,那么你往往也会去首先查询和咨询相关的信息,毕竟前人的研究会给我们省去很多时间;但和学习区别在于:1.我们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知识获取;2.我们不会盲目的相信咨询和查询到的东西,甚至去不断的背诵和练习它们;3.我们是要通过查询到的资料进行再次的创造和发现,而并非为了记住它们。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很有兴趣的得到前人/他人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合特殊的引导系统(我们研制了一套特殊的引导系统,可以引导孩子们很有兴趣的完成各种知识的获取和创造,并有其引导保障系统作为后备),我们可以称这个知识传播系统为“导询”(引导研询)系统。而至于与各个科目名词相结合的词语如“数学”、“化学”、“心理学”、 “哲学”等,我们用“格”来取代,也许您会奇怪“格”又是什么东西呢?“格”出自全集然文明.集然架中的集然格和道棋的棋格,而道棋里的棋格是用来推理和发现各种规律和具体事物的;且,立方格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1.它有几个面作为隔墙,就像是各个科目中的定义,将其与其他科目区别开来;2.一个立方格也可以是很多小方格所组成的,这就像我们的一个科目里面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科目一样!3.当几个立方格合在一起时有时候又可以组合成一个更大的立方格,就像几个科目组合在一起后会形成一个系统的大科目;4.这些立方格通过一定的组合就会产生五彩斑斓的自然万物(如您电脑上的显示器,其实就是用很小的立方格组合成各种图案的),就像人类文明的所有科目加在一起就重现了自然万物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说:数格、化格、心理格、哲格、物理格、天文格等等,其实也就是在用道棋的棋格推理相关科目的各种规律和具体事物,而且又具备集然格的各种组合特性。所以,“格”这个字与各科目的组合是比较先进的,毕竟它可以直接引发你对其相关规律、具体事物的思考;而“学”却是直接引发你/让别人怎么去学习它的一种思考。
您可以选择这套新的知识获取语言系统,来避免自己陷入教学逻辑的怪圈(教学的过程,经常会忽视自己为什么要去学习,所以是比较盲目的;而研询却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因为我们可以向您保证,您将获取更多的知识,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毕竟 5000年的历史,我们都没有将教学二字嵌入到所有得到知识相关的词语里,外国也没有(虽然他们也有教学的逻辑),而就因为鸦片战争的特殊历史环境下,才突然出现的;但您却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所使用的词语,这一切就在于您的决定。(当然教学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可以存在的,如一些强制性的知识灌输[有些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必须强制性的进行知识灌输]和恶作剧开玩笑时);
Posted: 三月 1st,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语言逻辑
Comments:
1,002 Comments.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球体,它的名字叫作“本质球”,它的球心是引发所有规律和本质的东西,它的内环是宇宙万物(包括意识)都要遵守的通用规律,而越是靠近球心的规律就越是“普遍”的规律,越是离球心远的规律就越是不普遍的规律,一直如此以至无限。而这个“本质球”和其所产生的事物都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便形成了描述这个世界最好,最完美的工具—— “宇宙球”,世界万物皆在其中。
一切的伊始 ——“本质球”
Posted: 三月 1st, 2010
Categories:
万物
Tags:
本质球
Comments:
568 Comments.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为什么?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价值、目的?
外国的加缪、弗兰克、陀斯妥也夫斯基,中国的周国平、李银河,历代还有谁正面回应过这《十万个为什么》中没有的,第一个为什么?
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为了找到爱与幸福?是为了发展完善全面自身?是为了往上爬,追求更真更善更美?是为了穷尽自然社会一切领域,归纳出大统一理论?是为了研透众生万物的奥秘,浩瀚宇宙的起源终结?是为了人类不可逆的进化和加速度的文明?是为了千秋万代后,最终的大同(孔子)、天堂(基督)、理想国(柏拉图)、乌托邦(托马斯·莫尔)、美丽新世界(阿道斯·赫胥黎)、共产主义社会(卡尔·马克思)?
如果这一切都到达了,达到了,那接下去人又为什么活着?如果找到人活着的意义,那接下去宇宙又为什么存在?宇宙有边无界还是有界无边?宇宙会永恒膨涨成一片真空,还是临界坍缩成一粒奇点?
宇宙外还有宇宙吗?用地球尺度,人是一颗尘埃,用宇宙尺度,地球是一颗尘埃。若“天外有天”,宇宙外还有宇宙,那么我们存在的宇宙是否也是一颗尘埃,而我们将是尘埃的尘埃的尘埃……
“跟我一起老去/最好的还在后头/生命的最终/为了它才造成最初”,千古憧憬的A·阿西莫夫啊,娜娜出走了,最终之后呢?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否人类的智慧先天注定答不出这些元问题?是否得留待宇宙间更高级生物?然而宇宙间更高级生物有吗?是三维、四维、三点五维?他们若知道,他们自己又为什么活着?
是否我们全部的努力,都只能双曲线似无限接近,却不能真正接触?就象夸父追日,既悲壮又可笑,他前进多少它后退多少。甚至更惨——夸父前面毕竟燃着个金色的句号,我们却在捕风、在扑空、在寻求一个梦幻泡影般的问号。
面对希腊神庙上刻着的“人啊,认识你自己”,在根本意义上,人类是否注定无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死亡是另一种存在,另一种物质状态,另一种生命形式,是否只有死去后才会找到活着的意义?如果只有活着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是否即使活得磨难,耻辱、毫无尊严,付出如何惨重的代价都值?如果这样,那一切后找到的意义是否还有意义吗?是否得不偿失?
“苦海无边”(佛陀),“寿者多辱”(庄周),越成长越污染越丑陋。是活得象一个人,清白、尊严、自由、不能就自杀是岸;还是为了找到活着的意义,什么都可忍、可苟且、好死不如赖活?成王败寇,是否真正的英雄应该选择跪着生,而不是站着死?目的与过程哪个更重要?
如果这是一枚永旋不倒的硬币,是否我们只能哈姆雷特式,陷入两难悖论?活不是,死不是,日子于是妥协过,“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月”。直至临尽时,黯然念起那句自谶——早知今日灰灰去,深悔当年白白来。
解不出这终极的Why,我相信五千年地球文明长如万古黑夜,四十六亿年地球史等于一张白卷。所有伟人、圣贤、天才、思想家;所有科学、宗教、艺术、文化,世间种种皆失败得够呛!
忘不了暮年萨特的自省:“生活给了我很多,同时也让我明白,这一切并没多少意思”。他以毫不感恩的口吻,淡淡否定那传奇、轰动、影响好几代的一生。“他人是地狱”,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人间就是地狱。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真善美的天堂不过粉饰出无数浅薄的乐观者,就象假丑恶的世道越来越逼人成深刻的悲观者。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生活即使常有些小快乐、小满足、小兴趣,终究难味真正的大幸福。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日子无论怎阳光,内心终究虚不掉空虚感,灭不了幻灭感。
萨德说,善其实是恶,恶才是善。绝望的心,有没权什么事都可做(象超现实主义者一样随意杀人,象无政府主义者一样到处暴乱),什么事都可不做(象释家一样四大皆空,象道家一样无为不争)?
夜深梦醒,仰望星穹,念天地之悠悠,在如今这个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上, 有几人活着就是要猜出这个千古之谜?
有几人为寻找活着的意义而活着?
有几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寻找活着的意义?
Posted: 三月 1st,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人,
生命,
活着
Comments:
504 Comments.
平均成人心脏是一个只比拳头大,重量为一体的大型萝卜大约11盎司(大致相同的重量),它看起来像情人节贺卡,但更像是一个倒着的梨。据美国心脏协会心脏跳动的任何地方从60至100 10万次,每天 – 平均每分钟节拍 – 这些加起来的时候,我们把70岁了超过25.0亿节奏。
是什么让心脏跳动的?电力。我们能够理解,电力是在身体做。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核心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心有四个法庭,两上两下。上层商会被称为左,右心房,两个低是左,右心室。阀门连接与其相应的心室每心房。三尖瓣连接右心房和心室,并二尖瓣连接左心房和心室。两个额外阀门完成设置:连接的肺动脉瓣与肺动脉和主动脉瓣连接右心室与左心室主动脉。这4个阀门的功能如门,每天让血液流各心跳方向 – 约2000加仑的血液,。
那么什么是电源保持这一系统的运行 – 与你的心脏跳动?
的心跳,因为一个小电流的心脏传导系统产生的。心脏传导系统是一种肌肉细胞在心脏的墙壁组。它由5个主要部分组成:
* 窦房结(窦房结): 被称为心脏的“领跑者”,在这个节点定期火灾,导致心脏跳动。
* 房室结(房室结): 电气“中继站”之间上下心室。
* 他(也称为房室束束): 肌纤维,进行电脉冲调节心跳。
* 丛分支: 连接到他的包,这些较低ventricals领先。
* 浦肯野纤维: 在嵌入式内皮下组织,这些纤维上进行心脏冲动。
当所有这些组成部分的工作,因为它们应该,你有一个约60至70分钟,或更高的节拍节奏击败健康的心脏,根据您的年龄和其他因素。
Posted: 三月 1st,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心跳,
心脏
Comments:
518 Comments.
以色列科学家通过最新研究发现,吸烟者的智商低于不吸烟者,而一个人烟抽得越多,智商越低。
这一研究是在超过两万名以色列新兵中展开的。以色列舍巴医学中心的马克·维瑟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那些每天抽一包以上香烟的年轻男子比那些不吸烟者的智商平均低11分。
维瑟研究小组指出,尽管此前也有证据显示吸烟与低智商之间的关系,但是许多研究都是依赖研究对象在儿童期所做的智商测试数据,而且研究对象还包括了一些有精神和行为问题的人,这一人群更容易吸烟,更容易存在低智商现象。
而维瑟研究小组的研究对象是20211名18岁以色列新兵,由于经过了严格体检,这一研究群体中并无有精神问题的人存在。
研究者发现,在智商测验中,吸烟者的得分要远远低于不吸烟者。即便研究者将家族和教育背景等社会经济学因素考虑进去,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日抽1支——5支烟
平均智商低3分
测试结果显示,不吸烟者的平均智商是101,而那些入伍前就开始吸烟的新兵的平均智商只有94。
而在吸烟者中,吸烟越多,智商越低。那些每天抽1~5支烟的人的平均智商是98,而那些每天抽超过一包烟的人的平均智商是90。(通常,智商测试得分在84~116之间被视作拥有平均智商。)
研究者还对那些18岁时尚未吸烟,但是入伍后开始吸烟的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智商平均值也低于不吸烟者,只有97分。
研究者还对比了军队中70对兄弟,其中一个抽烟一个不抽烟,结果,不吸烟者的智商也高于同胞兄弟。
Posted: 三月 1st,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抽烟,
智商低
Comments:
443 Comments.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子女聪明与否关键在于母亲。最近英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决定孩子智能发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母亲的X染色体上基因决定孩子大脑皮质的发育程度,而父亲基因则可能对塑造后代的情感和性格类型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则能解释男孩易出现“二极分化”,要么特聪明,要么智力低下,而女孩则大多智力平凡。因此,女性若希望自己的孩子聪颖出众,并不一定非找一个高智商的丈夫,而男性如要求自己的后代智商高,则须娶个聪明的妻子。
Posted: 二月 28th, 2010
Categories:
人
Tags:
聪明,
遗传
Comments:
1,215 Comments.
基本解释1∶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有神经,可运动2∶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详细解释
1. 自然界中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相对。多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周礼·地官·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观物》:“动物本诸天,所以头顺天而呼吸以气;植物本诸地,所以根顺地而升降以津。” 茅盾 《尚未成功》:“人到底是感情的动物呀。”
2. 谓感动或感化万物。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论》:故以恳切感人,倾诚动物,此其上也。”《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宋 朱熹 集注:“诚能动物。”
3. 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宋 苏舜钦 《复辨》:“象曰‘雷在地中复’,盖雷者,阳物也,动物也。”《朱子语类》卷六二:“心本是箇动物,不审未发之前,全是寂然而静,还是静中有动意?”
Posted: 二月 28th, 2010
Categories:
动物
Tags:
Comments:
88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