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棒的画面

叶猴

火烈鸟

聪明的小丑鱼使海葵之间的有毒触须其本土远离天敌安全

安哥拉战争中遭蹂躏的猎豹

认为人类的母亲是艰难的?看看草莓毒箭蛙女穿过,以确保她年轻的生存。

在马达加斯加,狐猴被认为是死亡的预兆,使它成为当地人迷信的目标。

旗鱼,在海洋最快的鱼,一直试图拔去记录一条鱼从一个baitball。

Posted: 四月 18th, 2010
Categories: 动物
Tags:
Comments: 594 Comments.

为什么火山灰威胁航空旅行

  • 火山灰云通常出现的高度和商业客机的飞行高度相同。
  • 火山灰的喷沙会在飞机外部摩擦,会损坏发动机的热部件和堵塞导航传感器。
  • 这是首次火山云覆盖了密集的空中交通领域。

问:为什么周四冰岛火山喷发会破坏整个西北欧洲大部分航班?
答:
民航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通过和浮石的岩石构成火山灰云的微观碎片飞行的危险。喷气发动机的设计环境中发挥作用的碎片和腐蚀性气体自由高度复杂的机器,和火山灰的影响,严重危及飞行安全一些。

问:为什么国家的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关闭其领空?
答: 火山岩柱一般旅行在20,000至脚,五五○○○英尺高度。这也正好与几乎所有的商业飞机航班的飞行高度层。但是,较小的螺旋桨飞机用目视飞行规则飞行通常是允许的,因为这需要在海拔较低的地方。

问:火山灰如何影响到飞机的,什么是它带来的危险?
答: 火山灰颗粒造成危害到飞机的机身和发动机。他们容易划伤和腐蚀涂料,铝合金和玻璃。这损害了翅膀的领 导优势,并已对驾驶舱挡风玻璃和着陆灯喷砂效果。里面的发动机,颗粒坚持发动机的热部件,形成一个玻璃状涂层,磨了涡轮机,轴承,及其他活动部件,通过涡 轮气流限制。这可能导致推力发动机直接损失,并最终失败。

灰可以阻止皮托管和供应速度和室外空气压力传感器等重要信息。它还可以阻塞,如通过它的空气流动到客舱空气过滤器。

问:什么时候通过认可为安全威胁灰云飞行?
答: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两架波音747飞机严重受损的灰云从Galunggung火山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喷 出。其中之一,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失去了所有4个发动机的力量。虽然飞行员设法重新启动发动机,飞行高度较低,由此产生的滑动仍然作为有史以来没有具体 作为滑翔机设计的飞机执行的最长的队伍之一。

另一个747遇到类似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山灰云飞行。 Redbout安克雷奇附近,在阿拉斯加。和至少10个大型喷气式客机和10的DC – 10秒1991年遭受了来自多个灰山发动机故障。在菲律宾皮纳图博。

问:为什么没有火山灰造成如此大规模的空中交通中断过吗?
答: 这是首次有火山羽毛已覆盖了密集的空中交通领域。约20,000飞行在欧洲举行,每天灰造成这些百分之二十左右被取消。通常,火山爆发发生在有限的地区,有交通,如飞机的“火”,扩展从印尼横跨太平洋沿岸智利环。

问:为什么不只是飞机飞遍灰云层,就像他们这样做时,踢脚雷暴?
答: 由灰烬构成的主要危险之一是,它是在夜间或不可见的云,而且飞机的气象雷达无法捡起来。雷达探测工程的在云中水滴的原则,但由于火山灰云干,他们不反映雷达信号。

粉煤灰颗粒导电。通常,第一个迹象,飞行员的火山灰已经是圣埃尔莫的消防外观 – 一种无害的电现象,造成了各地的翼尖光球 – 时创建的带电粒子撞击飞机。

问:多长时间在欧洲目前的混乱持续多久?
答: 这取决于如何长时间火山喷发继续拍摄到大气中灰,并在盛行风在未来几天内。在羽似乎是按照急流通常整个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曲线。

Posted: 四月 18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
Comments: 62 Comments.

人类肥胖是进化中出现的错误

进化论宣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然而,我们可以将如今最严重的一些健康问题归咎于人类的进化,如癌症、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2009年一项盖洛普(Gallup)民意测验发现,44%的美国人相信,上帝在过去一万年间创造出有着如今这个模样的人类,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认为,人体的设计是完美无瑕的。

不过,大多数科学家──包括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都认为,21世纪的人类身体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是我们祖先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做出的应急性演化的结果。

“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的身体为适应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做出了错误的演化。”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进化生物学家斯特恩斯(Stephen Stearns)说道。他和该领域的其他科学家正在督促各大医学院在培养研究现代疾病的医生时引入更多的进化学理论。

举例而言,免疫系统旨在帮助人体抵抗疟疾和霍乱等流行病,这类疾病都是伴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根据“卫生假设”(hygiene hypothesis)理论,哮喘和各类自身免疫病的患病人群在不断增长,原因在于如今人类所处的环境更为清洁,人体免疫系统没有接触到足够多的外部挑战,反而与人体自身的生理系统打起仗来。

肥胖症现在如此普遍,也有其史前时期的人类进化根源。我们的祖先靠打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摄取其中的养份和蛋白质,因此他们身材修长,擅长长途奔跑。大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时期,主流的饮食结构也相应转向碳水化合物较为丰富的食物。早期的农业耕作者卡路里摄入较多,但营养不足,男性的平均身高从1米75下降到1米60,女性的平均身高从1米65下降到1米52。新陈代谢方面的演化是以千年纪为时间轴的,但较近期转入农业社会的人口群体,如波利尼西亚人和印第安人,现在患上肥胖症和II型糖尿病的比率最高。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肥胖症专家雷贝尔(Rudolph Leibel)称,甚至连“溜溜球节食”(yo-yo dieting,即体重反复增减)这一现象也脱离不了进化的影响。他是“瘦素”(leptin)的发现者之一,这种荷尔蒙通常能向人体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当人们节食时,体内瘦素水平急剧减少,启动一连串生理变化,导致人体燃烧更少的卡路里并恢复原先的体重。“这在饥荒时期很管用,如今却已不合时宜。” 雷贝尔教授说道。

由于人类遭受猛兽袭击的威胁减少以及抵御疾病能力的提高,其寿命变得更长,从而给细胞发生病变提供更多的机会。生殖性肿瘤可能就是人类寿命延长和社会文化演变的产物。在以往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终其一生一般只有100次月经周期,因为频繁的怀孕和哺乳活动会阻止月经来潮。如今,女性一般都要经历400 次月经周期,从而给卵巢带来更大的压力,并导致乳房承受更多的荷尔蒙分泌波动。

攻击或逃离的反应机制(fight-or-flight mechanism)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著名遗产之一。当人类大脑感知到危险时,这种反应机制会促使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和其他荷尔蒙,导致肌肉紧张、血管收缩、消化道放缓以及心跳加速。在我们祖先逃离猛口象的时候,这种机制很有用,但如今人们往往在电脑旁边工作,反而变得有害无利。

甚至连焦虑型噩梦──如梦到没有复习就参加考试,或者从悬崖摔下来──可能也有祖先留下的影子。因为在古代,人们必须在晚上守夜,以防止猛兽的攻击。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及《梦境》(Dreams)杂志的编辑巴雷特(Deirdre Barrett)说道。

研究全世界范围遗传变异的科学家们表示,在过去一万年到四万年间,人类约有1,800个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7%左右)已在发生快速演变,其中很多基因演变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还不太清楚,但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有几项变异能令人类更适宜生存并凭借遗传得以存续。

较近期的许多基因突变是人类对传染疾病所做出的反应,尤其是当人们开始大规模聚居的时候。在非洲,过去一万年来出现了25种新的基因变种以及一个全新的血型,以帮助人们抵抗疟疾的侵扰。现在,约有10%的欧洲人出现基因变异,使其能对艾滋病病毒免疫。

然而,很多对人类有利的进化也伴随着一些弊端。举例而言,我们很早就知道,让一些非洲人免受疟疾侵扰的基因变异会让他们更易患上镰状细胞性贫血。那些让早期非洲人保留体内盐分以防在热带气候环境下脱水的基因,现在却让一些美国黑人容易患上高血压病。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人体的一些组成部分曾经发挥过有利作用,如今却在拖我们的后腿。德州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的遗传学家海尔德(Lewis I. Held Jr.)将这种现象称为“bislagiatt”,这个词由“但当时觉得是个好主意”(but it seemed like a good idea at the time)所对应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组成。

在其著作《人体解剖学怪谈》(Quirks of Human Anatomy)中,海尔德教授列举了这类“时过境迁”的人体部件,如男性睾丸,它们悬挂在体表之外,因为精子在温度稍低的环境下更易成长,但这使得男性更容易遭受生殖器创伤。

对女性来说,产妇的狭窄骨盆(目的是支撑身体直立行走)与新生儿的大脑袋(有助于婴儿今后的认知发展)存在不匹配的情形,从而导致分娩是一个痛苦而且有时候很危险的过程。

科学家认为,阑尾是灵长类动物体内的一个发酵温床,有助于肠道有益细菌的繁殖。然而,由于人类饮食的多样化以及很少再吃生食,阑尾对人体的作用越来越小。

人类的嘴部也存在进化不平衡的问题。我们的祖先进入农业社会后,饮食结构从肉类和植物为主转为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牙齿出现较大程度的缩小。然而,人类下巴的缩小幅度更大,让智齿几乎变得没有用处,反而让现代人的脸部显得有些拥挤。

那么,为什么长期的人类进化没有改正这些弊病?“人体的很多功能还没有触发物竞天择的进化规则,”海尔德教授说道。也就是说,它们在人类进入生育年龄前所造成的问题还不够大,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因此就一代代地遗传下去了。一些专家认为,智齿和阑尾可能正在慢慢退出,有些婴儿出生时就没有智齿和阑尾,因为它们有时候会引起威胁生命的细菌感染。

Posted: 四月 13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
Comments: 30 Comments.

研究称手机致癌性比香烟强 直板机型辐射最大

手机辐射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马拉松式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前段时间,美国非营利组织“环境工作组(EWG)”测试了1000多款手机的SAR值(辐射被人类头部软组织吸收的比率),排出了最新“十佳与十差手机辐射榜”。结果显示,摩托罗拉手机辐射最大,三星手机辐射最小。其中,黑莓的Bold 9700辐射值达到了1.55W/kg,获得辐射“冠军”手机的称号。

不久前,英国专家的最新研究又发现:手机的致癌性可能比香烟更强。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关于手机最新、最严重的警告,将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手机辐射争议持续不断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0亿人用手机,是吸烟人数的3倍。中国13亿多人口,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7亿,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手机。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字产品,很多人几乎24小时手机不离身。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探明手机辐射的真实危害程度。他们明显分为两派,一派表示乐观,认为手机辐射并无大碍。另一派则非常谨慎,经常发布一些较为悲观的消息,认为手机可能从不同程度上危害健康。

世界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麦克在一个报告中称,过去20多年全球289项实验,均未能找出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的“罪证”。

但很多医学专家认为,手机要实现通讯功能就必须接收和发送强力的无线电波,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信号最强的天线部恰恰离大脑最近,所以一定会对人脑有负面影响。2009年瑞典及多个欧洲国家的研究发现,使用手机10年以上,可能会增加患脑癌和口腔癌的危险。荷兰最新研究也显示,手机辐射还与失眠、老年痴呆症、儿童行为问题、男性不育等有密切关系。

直板、袖珍、山寨手机辐射大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线部、听筒部、键盘部和话筒部。”资深电磁环境专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赵玉峰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手机的辐射主要来自天线,包括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辐射的强度跟手机和人体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远一倍,辐射衰减十倍;距离缩短一倍,辐射强度增加十倍。从天线的位置看,外置天线的辐射比内置的要大。

在机型的选择上,直板机的天线离头部最近,所以它的辐射最大,翻盖机的天线离头部最远,所以辐射较小,滑盖机则介于两者之间。而手机的功能多少,则对辐射强度没有影响。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电磁噪声与干扰委员会中国分会高攸刚教授则认为,袖珍型的手机辐射比较大。手机厂商为了降低电磁辐射,通常会在手机内部设一个金属屏蔽层,这层屏蔽可以将除天线之外的电磁辐射转换成热能消耗掉。手机体积过于小巧,厂家就会在金属屏蔽层的大小上作出牺牲,可能使其对电磁辐射的过滤功能减弱。

山寨手机更成了“辐射大户”。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张德志称,有些山寨手机原材料质量、结构设计、发射参数都不合格,为了追求功率,在辐射方面超过了国家标准,有的甚至超标50多倍。

手机辐射还和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前些年,基站之间距离比较远,而城市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会对电磁波产生很大影响,迫使手机加大功率来和基站取得联系,导致其辐射强度增加。现在基站密集化了,信号好了,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不需要原来那么大,辐射也相对减小了。”

“保守用法”减少辐射

在国内,人们对于“手机辐射”的关注似乎并不强烈,在选购手机时,大部分人往往更注重外形、品牌、价格、电池、铃声等“表面”因素。赵玉峰表示,国外很多手机会将辐射强度标在手机或者说明书上,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个制度。

很多研究都透露这样一个讯息:就在你不经意地打电话、接电话,甚至处于待机状态时,手机辐射都在悄悄伤害着你的身体。其实健康和便利并非矛盾体。几位专家均表示,手机在不同状态下,其辐射值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争论未彻底搞清之前,“保守用法” 可以将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

长话短说。少用手机“煲电话粥”,准备长时间通话时,应改用固定电话或使用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直接通话时,也应每隔1—2分钟就换用另一只耳朵接听,以避免一侧大脑长时间地受到辐射。

别挂在胸前或腰间。经常使手机靠在腰部或胸部,其产生的辐射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最好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把它放在包的外层。如果必须随身携带手机,一定要保证键区位置朝向身体,背面冲着身体外侧。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物理因素室主任医师唐国汉指出,不用时尽量把手机放置在离人体1—2米的地方;睡觉时应尽量关机或将其放在远离枕边的地方。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

信号弱的地方少打。信号差时手机的功率会自动加大,从而造成其辐射的强度增大。基于同样的道理,在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里使用手机也会使其辐射强度增大。

接通后再放在耳边。手机待机时辐射微乎其微,通话时辐射大一些,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量最大,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此时应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5秒钟后再进行通话。

通话时,手机不要贴在耳朵上。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所长博士罗纳德·赫伯曼建议,应与身体至少保持5厘米距离。手机快没电时、充电时最好也不要打电话。

接电话时不要频繁移动。不要来回走动着打手机,在汽车或火车上也尽量避免使用手机。此时手机不断尝试连接中断的信号,会使辐射增加到最大值。

戴金属眼镜框少打手机。这会明显导致电磁场增强,令使用者对辐射的吸收率增加。最好不要长时间通话,或者左右两边换着听。

使用线式耳机。用耳机虽不能直接“消灭”辐射,但能将人体和辐射源隔离开。在这种情况下,手机辐射仅是标准手机的1%。相比较起来,线式耳机比蓝牙耳机辐射更小。

16岁以下青少年最好别用手机。英国研究人员指出,青少年脑组织纤维对电磁波的吸收率高于成人,更容易因辐射受到损害。

Posted: 四月 12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
Comments: 460 Comments.

自私与无私

人类的客观本质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


很多人认为我们每个人首先是要“为自己”,然后才能“为家庭”,最后才能“为社会”、 “为世界”。这样的观念,是没有看清楚事物原本面目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首先必须要参与各种“社会分工”、“生态分工”,从而得到一些工资、食品 等,而后才能“为自己”、“为家人”。所以只要你一生下来,就首先在“为社会”、“为世界”而分工着,而不是首先“为自己”、“为家人”。

所以我们所谓的自私只是在客观的无私里拿回自己应得 的那一部分而已;而且,当我们参加了各种社会、生态的分工后,得到的报酬当然是首先得为我们自己和家人进行各种关怀,毕竟整个世界已经形成一张互相编制在 一起的大网,只要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家人和朋友(如果你也把那些孤苦的人当做朋友的话就太好了),那么整个世界也就富有了,而如果您首先不为自己的家人 做点事情,那么是不会有太多人对他们进行真心的关怀的,那么也许幸福的漏洞就出现在您的家里。但千万不要忘记了:您只有先帮助了其他人,参加了社会分工或 生态分工,而后才能帮助您的家人和您所爱的一切,所以我们还是把自己的精力多花在如何做好社会分工这一块吧!毕竟这块做好了,其他的都会附带的出现在我们 的生活里。

而且我们繁衍后代的本能和各种利他的情感也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真正的自私;而且死亡也告诉我们,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一切都是朝着宇宙更好存在的方向发展的,而不是朝着让我们个人更好存在的方向进行发展。

重点认知:人性的自私是客观的无私,因为我们必须参加互相帮助的生态和社会分工才能生存。

自然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存在物,我们发现【自私】与【无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主观的自私只是在客观的无私里拿回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而已。

Posted: 四月 11th, 2010
Categories:
Tags: ,
Comments: 1,372 Comments.

为什么很多动物都是“右撇子”?

如果是整个“动物界”都普遍有的现象,那么一定是“进化”来的,而要“进化”来,就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在“影响”着他们使用“右手”,那么是什么“因素”呢?就是“太阳”!右图的说明文字,将会向您阐述:我们的大部分“活动时间”里,“物体”只有在我们的“右手”方向才能得到较多的“光线”于是根据“动物”之“避开危险”的“本能 ”,就会选择“看得清”的一面去“触碰”它。久而久之,使用“右手”的“频率”就自然高于使用“左手”,就这样子“进化”了下来。
反例的证明:在北极的,需要使用到“前肢”的动物几乎都是“左撇子”。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一个“部落”里的人几乎都是“左撇子”。(网上可查到)这是因为,在北极地区的光线照射方向刚好相反是“东南”方的。

使用逻辑:世界万物的“导存”(引导存在)方向都是“更好的存在”,而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存在”,那些“导存体”们往往都会倾向于“几乎相同的行为”,而这次就是“几乎都用右手”。

Posted: 四月 11th, 2010
Categories: 自然
Tags:
Comments: 634 Comments.

国宝大熊猫的成长历程(图)

Posted: 四月 8th, 2010
Categories: 动物
Tags: ,
Comments: 1,339 Comments.

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逼近九大极限

海洋酸化严重威胁到珊瑚礁的生存
对人类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个得天独厚的乐园。过去一万年以来,人类在农业、工业、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一个十分温和的时期。在 地球自然系统的调节下,这个时期的地质、气温以及环境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没有太大的波动。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这一万年的“平 静”实属难得,因此,学者们将其称为地球的“全新世”。

自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起,人类又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人类世”的新时 期。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从大自然手中夺过了“船舵”,成为了这个星球的新主人:地球上所有的系统由人定义、受人统治。但当人类雄心勃勃“向大自然宣战 ”、渴望“战胜自然,征服世界”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人与自然间本是共生共赢的手足,而非你死我活的仇敌。

可惜的是,至今还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旧沉迷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自我膨胀当中。近年来,能源告急、资源告急、环境告急……全球近70亿人的需求几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溃的边缘。

通过直观感受,一部分人逐渐意识到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但这远远不够:环境污染、海洋酸化、物种灭绝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逊于此。在这样 的情况下,不少人都发出了“照这样下去地球到底还能持续多久?”“地球的承载能力有无极限?”“人类还有多大回旋余地?”这样的疑问。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与来自环境、地球系统领域的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该团 队的成员包括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美国宇航局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盖亚学研究员和“临界点”专家蒂姆·莱顿以及德国总理首席环境顾 问汉斯·乔吉姆·舍伦伯等。

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 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的地 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的“和蔼可亲”。

罗克斯特伦称,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些“临界点”目前还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但相对警示而言,我们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喘息的时机,一个改变的机会。因此他更愿意将这些“临界点”定义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空间”。

1.海洋酸化

指标:全球文石(也称霰石,是一种亚稳态的碳酸钙)饱和度比率

临界点:2.75∶1

工业化前水平:3.44∶1

当前值:2.9∶1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有部分海洋超出警戒线

直到10年前,海洋酸化还是个很少有人提及的新鲜话题。但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日渐增多,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一样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数据显 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洋浅层海水的pH值已由8.16下降到了8.05。其实,酸化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真正严重的是由其引起的连锁反应。

浅层海水中碳酸钙饱和度的降低便是其中最让人担心的一点。虽然就目前而言还不是特别严重,但一旦其低于某一阀值,像海螺、珊瑚这样以碳酸钙为主要发育条件的外骨骼海洋生物就将面临被海水溶解的风险。

至今为止,全球海洋文石饱和率已经从工业化前的3.44∶1下降到了现在的2.9∶1。这意味着目前仍有3倍于极限值的文石能抵消海洋酸化对外骨骼类海 洋生物的影响,但前提是不考虑地域差异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位于地球两极的海洋文石饱和率极有可能在2050年左右下降到1∶1以下。

没有人知道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目前能想到的情况是:珊瑚等生物大面积灭绝;没有生命的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幅下降,地球也将变得更热。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临界点研究小组将海洋酸化的安全下限确定为2.75∶1。

臭氧层变薄与气候变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
2.臭氧浓度

指标:平流层臭氧浓度

临界点:276个多布森单位

当前值:283个多布森单位

评估:安全但亟待改善

即便在今天看来,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臭氧层空洞研究仍是环境科普的一个典型案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包括保罗·克鲁岑在内的3位科学家就提出了全氯 氟烃会严重损害地球臭氧层的问题。1985年,英国南极探险队队长法曼更是以亲身经历证明了南极上空每年9月—11月都会出现“臭氧空洞”这一事实。 1987年9月16日,24个主要工业国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逐步停止使用危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随后在媒体的大声疾呼和 政府的高度关注下,拒绝全氯氟烃类产品、保护臭氧层逐渐成了人们的共识。1995年,提出这一问题的3位科学家也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

时至今日,臭名昭著的氟利昂等化学物质已被禁用,危机似乎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今天人所共知的全球变暖问题。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臭氧层变薄与气候变 化间可能也存在着某种关联。研究称,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地表温度的增高,接近地表对流层的温度也会随之上升。对流层温度的升高又会导致平流层温度的 下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反应加速。因此,虽然目前臭氧层的厚度还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淡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3.淡水消耗量

标准:淡水年消耗量

临界点:4000立方公里

当前值:2600立方公里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

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类目前已成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了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的咸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60年时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面积68000平方公里、水量1100立方公 里。但在那之后,随着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急剧增加,咸海水位不断降低、面积持续缩小。1998年,咸海面积下降至28687平方公里,排名下降为第八,含盐 量从10克/升增至45克/升;2004年,排名降至第15位的咸海水量不足200立方公里,面积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2007年,咸海的萎缩仍在继 续,面积只剩下了最初的10%。随着水面面积的不断缩小,降水也随之减少,咸海的含盐量逐渐增多,大批鱼类死亡,以渔业为生的渔民们也不得不纷纷改行。

生态多样性遭到巨大破坏
4.生物多样性

指标:百万物种年灭绝数量

临界点:10

当前值:100

评估:严重超标

人类在地球上的大肆扩张使不少物种都走到了绝境。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开发阻断了动物的迁徙路线,带来了老鼠、杂草等外来物种;工业污染让原本平静的自然环境不堪重负;捕猎使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让野生动物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 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 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仅就单个物种而言,其作用或许不值一提,但若将其放置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物种都是自然界独特、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有的回收废物,有的清洁水源,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有的则保证海洋的化学平衡。

虽然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对健康的生态环境而言至关重要,但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尚不清楚物种数量低至何种程度才会导致生态灾难,也不清楚哪一种物种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小组将生物的自然灭绝率——10作为这一子系统的临界点。显然,现在我们已经严重超标。

5.氮磷循环

指标1:大气年固氮量

临界点:350万吨

当前值:1210万吨

评估:严重超标

指标2:海洋中所检测到的年均磷流失量

临界点:1100万吨

当前值:90万吨

诊断:尚未超过

氮是生命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存在于每个活细胞当中,是构成DNA的4种基本元素之一。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的作用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氮的循环保证了地球生物圈最基本的一项物质平衡。

虽然地球大气中氮的含量占到近80%,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却少之又少。19世纪以前,农业所需的氮肥主要来自于畜粪和绿肥,人们在氮循环上还遵循着大 自然原有的规律。1909年,这种天然的平衡终于被一位名为弗里茨·哈伯的德国化学家所打破。这一年,他发现了从空气中制备出氮的方法,合成氨成了把“空 气变成面包”的“神奇药粉”。

时至今日,人类每年通过这种方法固氮的数量已超过了800万吨。但由于农作物的吸收率极为有限,其中的 绝大部分都会随着地下水和河流进入海洋。加上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及热电站所释放的含氮污染成分,人类每年向生物圈所排放的氮元素早已超出了地球处理能力的极 限,达到了1210万吨。

多余的氮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和微生物原先的氮循环能力。与此同时,湿地以及湖泊中高度饱和的氮还会产 生富营养效应,使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大量消耗氧气,其所在水体会迅速成为“死亡区”。目前全球海洋中像这样的区域已超过400处,墨西哥湾地区、波 罗的海以及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水域都在其中,总面积近25万平方公里。

与氮相似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磷上。目前,人类每年开采的磷矿有200万吨,其中有一半以上最终会进入海洋,是自然循环量的8倍以上,这同样会带来水体的富营养化。

6.土地使用率

指标:用于耕种的非冻土比例

临界点:15%

当前值:12%

评估: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

农业向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热带雨林扩张的速度也同样惊人。全球一半的热带雨林到目前已经消失,野生动物原先栖息的草原如今变成了带有围栏的现代化牧场。 临界点研究小组认为,农牧业的盲目扩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另一大“元凶”,气候变化以及水循环的破坏都与此相关。

虽然研究小组制定了用于耕种的非冻土比例不超过15%的标准,但专家们认为,人类土地安全同时还取决于一系列综合衡量指标的执行程度,如生物多样性与水文生态系统是否得到了合理的保护;农业生产在灌溉以及氮肥的使用上是否合理;城市的污染是否得到了无公害化处理等。

临界点研究小组建议将人类每年淡水消费量的上限设定在4000立方公里。虽然目前2600立方公里的用水量离该上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考虑到世界日益增多的人口和农作物灌溉需求,罗克斯特伦认为,从现在起就应大幅减少非粮食作物的灌溉用水,以缓解人畜用水短缺。 

二氧化碳浓度已超过临界点
7.二氧化碳浓度

指标: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

工业化前水平:280ppm

当前值:387ppm

评估:超出极限

大量的历史数据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温的罪魁祸首。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们已经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化前的280ppm增加到了现在的387ppm。

当政客们还在为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二氧化碳而争论不休时,世界顶级气候科学家之一、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詹姆斯·汉森却发出了“我们的排放水平早在20年前就已经超标”的惊人言论。那时,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50ppm。

有人会说,既然临界点早已超过,为什么我们还好好的活着?

临界点研究小组给出的答案是,从长期来看,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其具体结果也会通过间接的形式显现。超过临界点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重大的灾难,但它意味着一种从“可能”到“必然”的转变。

不少人认为地球的平均气温只有在升高5摄氏度或6摄氏度时才会发生生态危机,而现在只上升了不到2摄氏度,还有4摄氏度到5摄氏度的空间。而实际的情况 是,2摄氏度可能就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一旦超过2摄氏度,情况极有可能无法挽回。因为冰层的融化将使海洋和陆地具有更强的吸热能力,最终使永冻层融化,从 而释放更多的、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气体——甲烷。因此,全球变暖的形势比原先预计的更加紧迫,目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应采取必要行动使 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8.气溶胶浓度

指标:尚无

临界点:未知

人类通过燃烧煤炭、畜粪、木材和作物秸秆制造了大量的粉尘,这些固态或液态的颗粒物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会悬浮在大气当中,科学家把这种烟雾状物质称为气溶胶。除人类活动外,自然活动也会产生气溶胶。据测算,目前地球大气中气溶胶的浓度已比前工业化时代多出了一倍以上。

气溶胶粒子具有分布不均匀、变化尺度小等特点,多集中于大气的底层,对降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已经证实气溶胶甚至能对东南亚的季风和雨量产生影 响。此外,包含大量化学成分的气溶胶还能对植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造成作物减产和人类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甚至能直接导致死亡。

研究小组称,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微量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甚至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都有可能包含其中。因为来源不同、形成过程不同, 对环境的影响也很难准确评估。例如,主体成分为硫酸盐的气溶胶会具有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从而产生制冷效应;主体成分为烟尘的气溶胶则会吸收太阳辐射,导 致温室效应。因此,就全球范围而言,这些微粒的综合作用目前还无法判断,也无法给出临界点。

人为排放和化学污染是人体健康的“杀手”
9.化学污染

指标:尚无

临界点:未知

今天,全球已有近10万种各不相同的人工化合物,数以百万计的化合物产品和数不清的化工副产品。

我们都知道化学品尤其是重金属类有机化合物和放射性化合物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化学品得到了严格控制 [《斯德哥尔摩公约》就对DDT、狄氏剂等农药以及六氯苯(HCB)和多环芳烃(PCBs)等工业化学品的排放和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定],更多的人工化合物 的有害性尚不明了,在使用上也未加任何限制。此外,一些在个体上已被证实了无毒无害的化合物,经过相互反应后也同样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临界点研究小组发现,儿童自闭症和多动症极有可能是在大范围接触过各种低浓度的化学物品后所产生的一种“鸡尾酒效应”。他们称其为“一种在无声中流行的神经系统紊乱症,极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虽然一个包罗万象的“化学品临界点”极有价值,但研究小组认为,就人类目前的科学和认识水平来说,现在对此加以设置还为时过早。

经过上述列举,我们能很清楚地发现:9个临界点中有3个已被严重超出、3个正在迅速接近,其余3个中的2个由于认识程度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评估。这样一 来,我们手中就只剩下了臭氧层这一张底牌。虽然臭氧空洞还仍旧存在,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们已从悬崖边成功地后退了几步。这至少说 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只要肯抛弃分歧、团结一致,我们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Posted: 四月 6th, 2010
Categories: 自然
Tags: , , ,
Comments: 34 Comments.

转基因水稻试点在即:百余学者反对商业化种植

《华夏时报》记者日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转基因水稻不久后将在湖北、山东两地进行商业化试点种植。

4月1日,本报记者向农业部等相关部门求证,得到的答复均是“以官方说法为准”。此前,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曾表示,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问题从幕后推到台前,始于今年两会前夕,全国130多名学者联名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农业部收回安全证书。两会期间,也曾有50多名全国政协文员联名提交提案,反对转基因商业化种植。而两会后,来自民间的反对声音更是此起彼伏。

一位参与转基因研究的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按照农业部要求,公开任何资料都要跟农业部协商,任何时候都不能擅自公开任何数据,记者采访农科院转基因研究中心时也遭到类似理由的拒绝。

来自官方、民间、学者,赞成的和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各执一词,让转基因商业化种植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百余学者上书

一百多位学者联名上书全国人大,把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问题推到了台前。

今年两会前夕,由国史学会副秘书长苏铁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曾经给前总理朱镕基上书引发全国对“三农”关注的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等人起 草,全国130多名学者联名签署的信件,以挂号信的形式寄往全国人大,内容则是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要求农业部收回安全证书。

此后,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呼声迅速放大。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也曾提交过反对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提案。

苏铁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两会期间,曾有5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反对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对于苏铁山所说的50人提案,记者没能找到佐证,但是政协委员有关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提案则确实存在。

此后的3月11日,再次出现多位学者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联名信。这封刊登在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网站上的公开信称,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 种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是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发放的,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制止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我国食品安全和粮食主权将受到重大冲击”。

在这封公开信上署名的,包括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刘华杰、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等。

近日,从纽约开始,一封题为《我们关于转基因水稻、玉米商业化种植问题的意见书》也开始在一批海外学者之间广为流传,并开始传入国内。据悉,这封信主要目标是呼吁中国政府禁止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已经有60多人签名。

苏铁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写这封信的目的并不是要反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相反,他认为国家应将对转基因的研究列为国家重大战略进行重点研究,但是在商业运用上需要慎重对待,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更要慎之又慎,因为这涉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安全。

商业化种植

学者们的反对源于2009年11月,农业部通过审批,给两个品种的转基因水稻和一个品种的转基因玉米颁发了安全证书。

安全证书是转基因农作物上市销售之前最难的一个关口,被认为是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种植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正是由于迈出了这一步,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针对社会上对转基因产品的质疑,农业部在全国“两会”前后以“答记者问”和“问答”等形式,陆续公布了与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有关的些许信息。

按照农业部的说法,“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在答记者问中,农业部强调,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科技部专家也告诉本报记者,安全证书意味着可 以大田实验,并不是代表可以商业化种植。但有媒体称,经过调查发现,湖北等地自2005年前后已经开始了转基因水稻的种植,只是名义上不是“转基因商业化 种植”。刚开始不太清楚这种新型水稻品种的当地农民,也渐渐明白,他们已经开始种植转基因水稻。

不过,这些说法无疑和此前农业部的说辞大相径庭,此前农业部官员曾表示:“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而农业部的这一官方态度,也与上述媒体的调查事实互相背离。

苏铁山也向本报记者证实:湖北等地曾发生过转基因水稻非法种植,并且后来有关部门查处过,这是不争的事实,说明农业部的监管确实存在问题。

一位参与转基因研究的专家向本报记者透露,农业部要求,公开任何相关资料都要跟农业部协商,任何时候都不能擅自公开任何数据,只有农业部同意解密的才能发。

上述说法似乎能够印证农业部和业界人士有关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不同说辞。但是,有关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问题,不同层面的说法仍旧很难统一。近日《华夏时报》记者则从知情人士处得知,转基因水稻不久后将在湖北、山东两地进行商业化试点种植。

安全之争

转基因水稻是否商业化种植说法不一,而至于主粮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安全性问题,各方也是各执一词。无论是百余学者上书人大,还是两会期间的提案、议案,拿来说事的都是安全问题。

上述人大的联名信认为,转基因主粮化的生物安全存在不确定性,商业化生产后的经济安全存在不确定性,绿色优势也存在不确定性。而更大的忧虑,在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后的不可逆性,将安全性仍然存在广泛争议的转基因食物主粮化,有可能危及民族与国家安全。

对此,有专家公开声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不用担心。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日前表示,从目前国内外的科学研究看,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人类食用安全性上存在差别,经过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转基因食物可以放心使用。

不过,面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质疑,农科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彭于发也没有给出百分之百的肯定性回答。他打了个比方说,科学家只能解释一个杯子里装了多少水的事情,解决不了这个杯子到底能装多少水,意即科学家只是保证在现有研究下,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博士后蒋慕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商业化种植造成的后果不好控制,转基因花粉或种子漂移,难免会产生生物污染,破坏物种的多样性。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则站在了支持转基因这边。他表示,今后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没有技术就没有地位。

中央政府也是支持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去年11月,温家宝总理面对全国科技界人士的讲话中提到大力发展生物育种的说法,此后在一号文件中也有涉 及。即使反对者也纷纷表示,他们不是反对转基因技术,而是反对在技术不成熟和安全性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

Posted: 四月 4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Comments: 45 Comments.

十大步兵战车


1。 M – 113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表明了一个步兵装甲运兵车的需要,已变得越来越明显,一个充分履带车辆将提供速度和全地形移动的最佳组合。的M – 113投产60年代初。

有能力进行10人加机组,一期四○英里每小时全地形速度和1 300英里的范围,这是一个直接的赢家。自那时以来已建成超过8.0万,与M – 113已出口到近50个国家。两栖和空气便携式的M – 113已在战斗中使用越南,中东和伊拉克。

除了履行其基本运兵作用,车辆已经成为一个迫击炮载体,担任指挥,防空和火焰喷射器车辆。的M – 113依然强劲,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广泛使用的装甲车辆之一。


2。 M-2 布拉德利

作为战场车辆 – 薄装甲和火力有限–的装甲运兵车的缺陷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步兵战斗车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一个步兵班的战场,在那里他们将卸除争取,使步兵步兵战车内的消防车辆和武器从事装甲目标,同时还保护落后。

从苏联和德国的设计,有关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于1981年投产。随着薄板的铝壳顶部间隔装甲的M – 2提供了更大的,比M – 113乘客的保护。布拉德利也有更大的25毫米链式炮,可以防火贫化铀弹的形式提供火力。这个强大的武器被淘汰在沙漠比艾布拉姆斯坦克的120毫米火炮和装甲风暴更多的伊拉克对美国军队的书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


3。MCV – 80勇士

英国的MCV – 80勇士,像美国一样反映了布拉德利的装甲运兵车的设计理念上的变化是什么时候来到苏联骨形态发生蛋白- 1推出。装甲运兵车是现在的步兵战斗车辆,给予敌人火力支援和参与车辆的能力。

在最近的伊拉克冲突,一个战士表明它有能力接受惩罚时,展开了激烈的交火中被捕获,它的驱动程序设法车外的伤害的方式,挽救他身受重伤部队的生活。为此,司机被授予英国最高军事荣誉的行动,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设备齐全,有足够的战士进行存储和设备,以争取在一个48小时的持续时期的战场,加上410英里,47英里每小时7.62链枪和范围。从所有的战士赚有巨大的战斗,赞美和反对,它。这艰难的APC是现在的英国军队标准的车辆。

4。 Stryker

Stryker是第一个新的装甲车辆被纳入美军自1980年以来推出的服务。这种多用途的武士可以作为一个步兵或者承运人或移动火炮系统105毫米大炮武装。

随着62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和能力进行九部队加上船员,这全地形车提供了反恐战争的作战环境下流体高度机动部队运输和强大的枪。

有能力通过的C – 130大力神空运,可以达到的斯瑞克战区速度远远超过了沉重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已经过于沉重和越野情况下无法应付批评。已经看到的斯特赖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动,并已超过2400承包兴建。

5。 Sd.Kfz。 251

当纳粹德国开始开发它在20世纪30年代闪击战的新理论,它变得越来越明显,它的步兵和炮兵将需要一个越野新车型,如果他们保持与装甲师的坦克了。其结果是最重要的战斗力,其时间–的半履带车辆之一。

首先在1938年发出,Sd.Kfz。 251 halftracks证明了在波兰的战斗中他们的价值,并表明他们对快速移动的德国装甲的理想伙伴。最初使用的任何装甲运兵车或牵引火炮车辆,很快就 halftracks,如反坦克很多 – 其他角色,防空车,救护车,指挥车,甚至是火箭发射器变种的“步兵斯图卡称为”或“嚎叫牛。”

该halftracks优秀的越野能力是由于其独特的先进的跟踪系统,虽然缺乏权力的前轮使他们比美国更难相当于演习。在每一个重大战役战斗的就业由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Sd.Kfz。 251正在不断的需求。这是保存在服务10年后,再由捷克军队的战争。

6。BMP-1

一旦装甲运兵车已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价值,轮式和履带车辆进入世界上所有的军队服务。苏联红军是第一个移动运营商的人员提出的想法,让步兵将能够从它的斗争,而不是必须下马,失去对车辆的装甲防护。

第一次看到西方的品牌,是在新的车辆已在1967年红场阅兵。该Bronevaya Maschina Piekhota(骨形态发生蛋白- 1)的发射端口和远见块,使乘客从内部的消防车辆。它亦包括自动载入73毫米炮塔式火炮发射尾翼稳定热导弹。骨形态发生蛋白是两栖的,虽然它的轨道水推动。

虽然装甲战的BMP革命化,它并非没有缺点。盔甲是薄,低轮廓使船员和乘客拥挤,但它仍然受到世界上两军多用。其继任者,将BMP – 2,已经取得了大批出现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作战。


7。Universal Bren Gun Carrier

英国通用载体,或布伦载体,因为它是俗称,是最广泛的所有装甲战斗车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能够携带4至14名士兵,来到了布伦载波几个版本,包括机枪,火焰喷射器,迫击炮平台,运兵车,中介- Vac和火炮牵引车。它还能够承担被滑翔机和6磅反坦克炮空运。

从欧洲战场到远东的丛林,这辆车是参与行动的每一个影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运营商有很多被俘虏的德国人,谁修改他们携带37毫米反坦克炮,并要求他们Panzerjaeger布伦。事实上,布伦是唯一承运人士兵使用的,主要是由于1939至1945年参与冲突的每一个国家。随着服务记录首屈一指,并与20多万兴建,这二战车辆当之无愧的荣誉。

8。M – 3半履带车

1931年由法国设计的启发,美国军队在1938年就开始半履带车和基本的M – 3的设计工作于1941年投产。整个军队的M – 3用的是一个装甲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摩托化步兵营,有大约62。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过40,000的M – 3 halftracks年底已生产了多种配置,包括人员输送,火炮牵引车和通讯工具。由于它的前轴驱动的M – 3比其更容易调动对手,德国Sd.Kfz。 251。然而,它缺乏全地形使用和携带部队的能力。

的M – 3供应世界各地的二战期间,以及多年以后。虽然在1945年生产的M – 3是停止投入战斗仍在与以色列国防军在20世纪80年代。

9。LVT MK-4(履带登陆车)

作为两栖拖拉机,或amtracks已知总之,LVTs期间太平洋长期和血腥在1944年,创新的本地虚拟的MK – 4 War.Introduced运动的所有海上登陆骨干进行了后门,使任何一吉普车或枪可以卸下。这种新的门也拯救了无数的海军陆战队员的生活,因为他们不必爬上了象前LVTs的一面。

凭借其强大的75毫米榴弹炮,在本地虚拟的MK – 4可以提供一系列扫射,以保护其30下船部队。此外,它没有停留在水的边缘。由轨道,而不是一个螺旋桨的推动下,这只是因为在本地虚拟水家,沙或泥丛林,因为它在硬路面或草。也有人用在渡河的,尤其是在英国军队在欧洲的战争莱茵河。

因此,尊重是LVT能,海军上将,海军领导人爱德华L科克伦说:“没有丝毫的怀疑的阴影在塔拉瓦,夸贾林岛,塞班岛,天宁岛,关岛,帕劳和硫磺岛的压倒性胜利,我们的部队将不会有没有Amtracks可能。“

10。悍马

当他们呼吁大力发展汽车,以取代备受喜爱,无处不在吉普车,获胜的设计必须是例外。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或悍马,最早出现在1980年被授予合同近6.0万车制造商上午一般。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超过16万,销往36多个国家的悍马。

它的低重心和强大的框架使悍马一个非常可靠的运输超过12种不同配置的研究。从装甲承运人特别行动从导弹平台,无后坐力步枪车辆,这个惊人的战斗车辆是为自己作出快速的声誉。

在悍马的能力,加上船员进行8部队,最高时速超过65英里和.50口径机枪进一步加强这种声誉。它的全地形能力是全球性的美国军队,用在索马里,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动悍马。虽然悍马已经被其脆弱性的一些批评,这车绝对有用,导致其服务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更多全副武装,装甲vehicles.g呼吁。

Posted: 四月 3rd, 2010
Categories: 社会
Tags: , ,
Comments: 1,316 Comments.

科学周的故事:美国航空航天局现在是什么?

空间探索的支持者纷纷来反对奥巴马政府的 决定 杀美国宇航局 星座 计划,一项雄心勃勃的1000亿美元计划派美国宇航员在2020年向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什么有人称之为“空间野人”队伍正加紧在国会的政府重新考虑其计划关闭星座,赖以政府已花了90亿美元的众多成员。有些人担心这将削弱美国的太空计划,特技技术创新,在空间领域割让给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导。许多人还担心在他们的州和国会选区的航空航天公司潜在的工作损失的担心。

许多的对手奥巴马的决定结束星座和调整的空间计划是同民主党人。其中最刺耳的是众议员吴振伟,D或,谁主持众议院科学委员会的技术和创新小组委员会。 “这是中文还是英文语作为主要语言的宇航员从现在一百年,”吴向俄勒冈波特兰的最后一周。

但共和党人不满,太。众议员拉尔夫霍尔,研究,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的排名该小组委员会的成员,呼吁取消的星座“有失妥当。”

另一个空间方案的主要捍卫者,民主党参议员比尔纳尔逊,d为佛罗里达州,会见了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12日在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他们的计划在白宫。会见前, 纳尔逊啾啾 说“许多人[是]与新发布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计划表示不满。”

有些人批评影射奥巴马政府的压力,因为牺牲的空间计划,以遏制日益庞大的联邦赤字。在事实,但根据 这份文件, 奥巴马提议增加60亿美元,在未来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预算总额。但总统将彻底重塑该机构的战略方向。而不是试图将达到2020年,月球是在去年的总统委员会 结论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不可能实现 该期限,奥巴马将改变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作用,发展“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一个这样的技术可能是一个推进,总有一天会达到让宇航员火星的新模式。

在过渡期间,奥巴马将有美国航天局的焦点集中在一个“强有力的”机器人探测器的太阳能系统,包括探测器将飞过太阳大气层的方案。美国航天局也将扩大其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地球科学计划,并努力发现小行星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奥巴马还希望延长寿命 国际空间站 通过2020年和资金,并可能超越它。

但是,尽管布什政府表示将其余4航天飞机飞行任务,之后,它将转向短程太空旅行私有化。例如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开发新的火箭和在低地球轨道空间站服务。

我们从过去的模式,其中政府资助的所有人类空间活动的出发,“美宇航局局长查理博尔登说一 2月讲话 在全国新闻俱乐部。 “这是成一种快速增长和新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的创业心态的入口。和美国宇航局将驾驶的竞争,开辟新的市场和进入太空,并催生了美国工业的潜力。”

但在小组讨论时的自然史,有几个太空探索的支持者上周被美国博物馆的奥巴马计划的关键,根据一 文章 在Space.com网站。

“这是一个根本的错误,使美国航天局每年200亿美元,而不是给他们一个目标,”保罗斯普迪斯抱怨,一个在月球和行星研究所地质学家在休斯敦。 “我的感觉是,无论走到哪里…你一定要选择一些东西,因为如果你没有为做某件事情,你会得到什么。”

火星协会 创始人罗伯特祖布林,航空航天工程师,表示同意。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美国宇航局可能浪费金钱设计不同的技术,不一起工作,他说。 “如果你只是拥有的技术发展方案,你没有权力反应堆是一个推进器,”祖布林说。 “你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一起给你任务的能力。”

Posted: 四月 3rd,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
Comments: 724 Comments.

环球科学:大脑暗能量

大脑暗能量
大脑暗能量

最新研究颠覆了我们对大脑的一贯看法:当我们休息或发呆时,大脑并未停止运行,一些神秘的“背景”神经活动始终存在。

大脑的默认模式

● 神经科学家长期认为,当我们休息时,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处于关闭状态。

●然而,大脑成像实验表明,大脑内存在一些持续的“背景活动”。

●这种默认模式能为人们对未来事件作出反应做好准备。

●默认模式相关大脑区域间的神经链接出错,可能导致从阿尔茨海默病到抑郁症的一系列疾病。

撰文 马库斯·E·雷切尔(Marcus E. Raichle)

翻译 冯泽君

你躺在屋外的摇椅上打盹儿,腿上放着一本杂志。突然,一只苍蝇停在胳膊上,你拿起杂志去拍它。在苍蝇停在你身上之后,你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在 停下来之前呢?长期以来,神经科学家一直认为,人在休息时,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基本处于关闭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时的神经活动属于“随机噪声”,就像没 收到信号的电视机显示的雪花状图案。而当苍蝇停在你的胳膊上时,大脑恢复意识,准备执行“拍蝇任务”。但最近的神经成像研究揭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事实: 当人们躺着休息时,大脑并未闲着,很多重要的神经活动仍在进行。

现已证实,当我们的大脑在休息时——比如坐在椅子上发呆、躺在床上睡觉,或接受了麻醉,各个脑区之间仍在不停地传递信息。这种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被称作大脑的默认模式,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们拍打苍蝇,或有意识地对其他外在刺激作出反应时所耗能量的20倍。实际上,我们有意识去做的大多数事件,比如 吃饭和演讲等,都是对大脑默认模式下基准神经活动的背离。

理解大脑默认模式的关键,是要找到此前不为人知的大脑系统——默认模式神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在组织神经活动的过程中,默认模式神经网络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现在仍在研究当中,但我们知道,大脑在形成记忆,组织其他各 种需要为未来事件做准备的神经系统时(比如感觉到苍蝇停在胳膊上就下意识地去拍打,这个动作就需要大脑的运动系统随时做好准备),可能就是采用默认模式神 经网络预先设定好的方式。在使脑区行为同步方面,默认模式神经网络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各个脑区就像赛跑运动员一样,在发令枪打响的那一刹那,都处 于合理的“预备”状态。如果默认模式神经网络确实在为大脑的有意识活动做准备,那么研究这个网络的行为,也许能让科学家找到一些线索,揭示意识体验的本 质。另外,神经科学家还推测,默认模式神经网络遭到破坏,可能会引起精神错乱,以及从阿尔茨海默病到抑郁症的一系列复杂大脑疾病。

寻找暗能量

“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非新观点。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波形图)的发明者汉斯·伯格 (Hans Berger)就是这个观点的支持者。1929年,他在一系列开创性论文中,根据仪器检测到的不间断脑电波推测,“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相当活跃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在人们清醒的时候”。

但伯格关于大脑如何工作的观点一直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甚至在非侵害性成像技术成为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常规手段后仍是如此。上世纪70年代末, 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问世,它可以测量大脑中的葡萄糖代谢率、血流量和氧摄取量,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能反映大脑的神经活动水平;1992 年,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诞生,通过测量大脑耗氧量,它也能帮助科学家实现同样的目的。尽管这些技术都不仅限于测量大脑活动,但大多数实验设计都在无意 间给人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大部分脑区平常都很“安静”,直到需要执行某项具体任务时才会活跃起来。

一般来说,在做成像实验时,神经科学家都会想方设法地确定,产生特定知觉或与某种行为相关的是哪些脑区。而找到这些脑区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两种 相关状态下,直接比较大脑活动有何不同。如果研究人员想要知道,哪些脑区对“读单词”这一行为比较重要,他们就会比较在大声读单词 (试验组)和默默地看同一组单词(对照组)时,受试者的大脑成像图有何差异。为了准确找出这种差异,研究人员必须从读单词受试者的大脑成像图上,消除看单 词受试者大脑成像图上的内容。经过处理,成像图上仍显示为活跃状态的脑区的神经元活动,可能就是读单词这一行为所必需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的基本活动, 也就是始终存在的“背景”神经活动都会被消除。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实验结果很容易让人认为,只有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大脑的“开关”才被打开,而在其他时候, 大脑都处于非活跃状态。

人们在休息或发呆时,大脑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过去几年,我们和其他一些研究小组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多项研究都暗示,在这种状态下,大脑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背景活动。

只须对大脑成像图进行肉眼观测,就能找到大脑背景活动存在的证据:无论来自对照组还是试验组,大脑成像图总是显示,多个脑区都处于相当忙碌的状 态。由于都存在背景“噪声”,通过肉眼观察原始图像,我们几乎不可能从两类大脑成像图上找出差别,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只有利用计算机进行精密的图片分析。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大脑消耗能量的上升幅度不会超过基础神经活动的5%。在神经回路中,大部分神经活动都与外部事件无关,这些 活动消耗的能量占大脑总消耗能量的60%~80%。因此我们借鉴天文学家的说法,把这些固定存在的神经活动称为大脑的暗能量——看不见的暗能量占据了宇宙 中物质能量的绝大多数。

我们推测大脑暗能量可能存在的另一个理由是,研究发现只有极少的感官信息能够真正抵达大脑的中枢处理区域。视觉信息从眼睛传向视觉皮层的过程中,信号强度会大幅衰减。

我们周围存在无数信息,每秒约有上百亿比特的信息抵达视网膜,但与之相连的视觉输出神经连接只有100万个,每秒钟视网膜传向大脑的信息只有600万比特,最终能到达视觉皮层的信息只有1万比特。

经过进一步处理,视觉信息才能进入负责产生意识知觉的脑区。令人惊讶的是,最终形成意识知觉的信息每秒钟不足100比特。如果这些是大脑所能利用的全部信息,如此少的信息量显然不大可能形成知觉,因此固定存在的大脑神经活动必定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某种作用。

神经突触的数量也暗示大脑暗能量可能存在。突触是神经元间的连接点。在视觉皮层中,负责传递视觉信息的突触数量还不到全部突触的10%。因此,大部分突触肯定是用于建立视觉皮层内部神经元间的联系。

本文作者:马库斯·E·雷切尔
本文作者:马库斯·E·雷切尔

马库斯·E·雷切尔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的放射学和神经病学教授。多年来,他带领的研究小组一直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人脑功能。 1992年,他入选美国医学院院士,4年后又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本文译者:

冯泽君,上海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主要从事大脑功能相关研究,长期翻译科技类文章,已在《环球科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译文。

Posted: 四月 3rd,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Comments: 53 Comments.

开发火星——火星是一个金矿

火星是一个金矿。行星科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在其火山坑深和影响可能是白金丰富的数额,黄金,铜,铁和许多其他 矿石可开采的利润,就像地球上。

因此,如何进入这些火星裂隙下来?同 凤凰从现在的图片美国宇航局火星车已经看其他型号,包括一个类似的外观和动作 1坦布尔韦德 在一个开放的草原。 观看如何坦布尔韦德罗孚在这里移动视频.

虽然一直是一个在得到的东西推出延迟,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1轮式机器人名为好奇) 将有一个新的工具安装到嗅出碳迹象,有可能揭示了基本的生活在过去或现在的迹象。

Mars又为何让机器人拥有所有的乐趣?让我们派人类登陆火星! “一旦我们在那里,我们将如何得到解决?火星是一个大的地方 – 它有大约相同数量的土地作为探索地球 – 所以这将是很好,如果我们的风格走,”发现新闻空间生产和天体物理学家 伊恩博士奥尼尔 说。怎么样 屡获殊荣的怪物卡车像火星车风格!

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的兴奋,对不对? 所有真棒,火星勘探和采矿外,最大的问题就是是否内斯在这里不是’火星或胸围’是真正值得摆在首位访问。然后,你要考虑是否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个任务是’月亮或胸围’,而不是第二回合之前,我们甚至有一个去尝试在这个红色星球。

多个参数已作出的所有情况。我跟他聊起所有的可能性,为辩论奥尼尔。

自从听到“钱使世界运转”或“金钱万能”,或“你需要钱赚钱”?任何一种真正的“钱”的成语适用时考虑是否前往火星。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们正在处理。比方说,我们设法到达火星,甚至设法矿井它贵金属 – 铂,金 – 你怎么回地球?在与奥尼尔说,这将花费数千亿美元来进行所有这些金属回落的方式在这里,更不用提了设备成本起床那里。 “没什么商业意识,”奥尼尔说。

但是,如果我们要解决这个红色星球上,并在所有的空间制造 – 用于对金属的外观,机器人建立炼油厂,建立飞船 – 利用现有的火星上尽可能多的本地材料,那么我们可以削减成本。

为了进一步削减法案,而不是机器人来回穿梭,如果我们人类发送到 活 火星上。 “火星是大多数陆地…所有在地球之外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奥尼尔说,“但它会粗略生活。”

你在谈论寻找办法,使红色的土壤使用(看看为什么是红色的火星土壤这里)为农业和维持生命。是火星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以热情好客? 我们能否找到水? 我们可以驾驶它车?它盖房子?更遑论找出所有其他物流,如你所知,火星上呼吸。

这样做值得吗?你想住在火星上?我不知道火星上的公寓租金将…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科学家说,是的,火星是完全值得的。 “我们可以探索纯粹科学的缘故火星…设立军事基地,”奥尼尔解释。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并得到私营部门的参与,去火星可能成为一个“十亿美元的商品。”

我能想象的海报,现在在旅行社… “一个贫瘠,尘土飞扬的浪漫之旅的红色星球。”就像一个梦想假期声音,不是吗?更何况,当然,我们所有能够获得的利润来自火星的矿物开采。

根据奥尼尔,为前往火星的最合理的借口,是遍布太阳系只是在人类的情况下,一 末日小行星 来自崩溃下来,打击了地球。还有的总是这样唠叨 在2012年未来启示。这将是有一个好的备份计划。

那么,回到进来的月亮吗?嗯,有些人认为我们不是火星做好准备。我们的技术还没有准备好发送人类探索地球的灰尘。我们需要更多的 到月球探测计划 练习。生活实践上有异物,在一个建筑,尚存在那里,获得来回,所有的东西,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准备向火星任务。

这里的金钱的事情了。月亮是塞满了宝贵的氦3,一可以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元素充分。此外,它的一个为期两天的访问月球。这就像开车从缅因州到迈阿密,比较,与前往火星,这将带你 数星期.

这将是一个有趣的保持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把我们下一步。现在, 星座已被取消也许’火星或胸围’不是很遥远。

Posted: 四月 1st, 2010
Categories: 万物
Tags: ,
Comments: 538 Comments.

研究发现蟾蜍可提前5天探知地震发生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蟾蜍能够提前5天探知地震的发生。

2009年4月意大利拉奎拉地区遭遇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地震发生前,拉奎拉城外的蟾蜍大举逃离栖息地。科研人员注意到,尽管当时恰逢蟾蜍重要的繁殖季节,但96% 的雄性蟾蜍在地震5天前逃离了它们的栖息地。而地震3天前,配对的蟾蜍数量下降为零。而且,地震发生后直到最后一次余震发生期间,当地并没有发现蟾蜍所产 下的卵。

在蟾蜍繁殖地,雄性蟾蜍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当交配行为开始后,蟾蜍会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产下卵为止。

雷切尔·格兰特博士领导进行了这项研究。他说:“这是首个记录震前、震中和震后动物行为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蟾蜍能够探知震前征兆,比如气体的释放和探测带电粒子。这些构成了蟾蜍预知地震的预警系统。”

据信,地震前夕地球内部会释放出氡气和重力波,并被大气层反射回来,会被蟾蜍探知。

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学》杂志上。

Posted: 四月 1st, 2010
Categories: 动物
Tags: ,
Comments: 541 Comments.

揭秘十种生物生存之道(图)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美国探索频道近期每个周日晚都播出一部反映自然界生存状况的纪录片《生命》(LIFE),探讨地球上一些最与众不同的动物 或植物的生存之道。纪录片向观众呈现了属于“进化名人堂”级别的动物,其中一些经过漫长进化拥有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诀窍,还有一些则在不断发展它们奇妙 的交配方式,以确保种群中最合适的个体的基因能够代代相传。

1.龙血树

龙血树
龙血树

也门索科特拉岛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除了山顶笼罩的雾气,雨季时偶尔飘过的蒙蒙细雨,索科特拉岛一年绝大部分时间干旱无雨, 然而,龙血树却完全适应了这种恶劣环境下的生活。这种树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严重缺乏的水资源。龙血树外形像大漏斗,好像向四周撑开了一把伞,捕捉每一滴水。 多刺的叶子外形又像沟槽,引导雨水顺着树枝及树干流到树根。而且,龙血树的树叶像蜡一样,可以减少水分流失,令降雨迅速流到根部。

2.象鼩

象鼩
象鼩

象鼩(elephant shrew)体型娇小,同时又要不停活动,令其总是觉得饥肠辘辘。由于森林中到处潜伏着象鼩的敌人,在外活动危险重重,这个小家伙采取了一种非常高明的捕 食之道。象鼩会在其经常出没的两个觅食地点之间留下一条被清除地干干净净的路径,并记住路上的一切细节。接着,它会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沿着这条路径奔 跑,只有在看到美味的昆虫以及需要清除残骸时才会停下来。一根小树枝有时都会给象鼩构成致命威胁,所以,它40%的时间在两个觅食地点之间奔跑,清除各种 障碍物。

3.科莫多龙

科莫多龙
科莫多龙

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五座干旱小岛上的科莫多龙非常挑食;它会为找到一块美味的鲜肉耐心勘察地形。由于是一种冷血的爬行动物,科莫多龙可以在这些 不适于居住的岛屿上生存,每年仅仅吃十几餐。身长7英尺(约合2.13米)、体重达170磅(约合77公斤)的科莫多龙采用一种观察与等待的猎食技巧。它 们有时一动不动几天潜伏在森林中,等待像鹿这样的动物经过。一旦看到猎物出现,科莫多龙会猛地扑过去,速度达到每小时11英里(约合18公里),可怜的猎 物还没反应过来,就成这种猛兽的美食。

4.火烈鸟

火烈鸟
火烈鸟

对于生活在东非大裂谷的火烈鸟来说,该地区腐蚀性碱性池塘却是欢乐的天堂。在普通动物眼中,这是一片由碱性矿物盐构成的大熔炉,然而,火烈鸟看 到的却是丰富的营养物—美味的淡青色的“螺旋藻汤”。为了得到螺旋藻,火烈鸟必须先要过滤河水。这时,火烈鸟高度进化的喙就能发挥作用了。它们首先用双脚 将水搅浑,不停在水中左右摇摆头部,每天用舌头过滤35品脱(约合16.56升)的水。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火烈鸟或能够收集2盎司(约合56.7克)富 含营养物的螺旋藻。

5.果蝠

果蝠
果蝠

这是地球上最壮观的集体迁徙之一,但我们大多数人却对此一无所知。每年的十月,受赞比亚卡桑卡地区丰富的水果(如无花果、枇杷、芒果)的诱惑, 数百万只淡黄色果蝠飞往那里。无数蝙蝠在周围树林安家落户,倒挂于树枝下面小憩。每逢夜幕降临,每分钟就会有15万只离开栖息地,飞行最多37英里(约合 60公里)出去觅食。整个停留期间,这些蝙蝠会消耗相当于它们体重两倍的食物。尽管一些猎食者会对蝙蝠发起攻击,但它们依靠集体的力量一次次挫败猎食者的 阴谋。

6.南极海星

南极海星
南极海星

南极洲冰冷的罗斯海海底就像是布满星星的天空,在那里,海星统治着整个生态系统。罗斯海一年有几个月大部分处于冰封状态,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南 极海星可就没资本像科莫多龙那么“挑食”,相反,它们会吞噬所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死海豹、海豹排泄物、海绵,还是其他海星。一旦食物有了保证,南极海星下 一个紧迫任务就是确保后代存活。在晚冬,大部分海洋生物不再处于活跃期,此时,南极海星开始向水中排出大量卵子和精子。随着冬天即将过去,海星幼体会以活 跃的细菌为食,到了夏天开始转向藻类。

7.道森蜜蜂

道森蜜蜂
道森蜜蜂

当你生活在像澳大利亚西部一样干燥、恶劣的环境下时,交配就如同环境一样,让动物们觉得十分吃力。例如,在这片干旱的多岩石地区,道森蜜蜂 (Dawson’s bee)会经历一场你死我活的交配活动,结果许多雄性会死去。道森蜜蜂通常在干涸的浅滩安家。每年,雌性利用其坚硬的下颚在如岩石般的土壤中钻洞,钻进里 面孵卵。最先孵化出现的雄性会守候在其他通道,等待新孵化的雄性露面。一旦这一时刻到来,雄性为了争夺雌性发生激烈混战。与大多数动物种类不同,道森蜜蜂 对同类相残丝毫不觉得愧疚。

8.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

在论资排辈上,没人能比得过广泛分布于日本第一大岛——本州的日本猕猴(亦称雪猴)。本州岛每年冬天大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4华氏度,这种情况 下,日本猕猴必须要掌握保暖诀窍。一旦气温降至难以承受的地步,它们会纷纷逃向遍布本州岛上的温泉,在那里,日本猕猴开始论资排辈。辈份大的猕猴可以在温 泉里游泳玩耍,躺在母亲怀里撒娇,辈份小的猕猴则体验不到母亲的温暖,看上去垂头丧气。

9.驼背鲸

驼背鲸
驼背鲸

雌性驼背鲸的坚韧显然会给人留下深刻影响。为在广阔的海洋中找到合适的伴侣,它们不惜长途跋涉——准确点儿说是2485英里(约合4000公 里)——游向热带的交配地。体重达40吨的雄性驼背鲸却不慌不忙,静待佳人上钩,而且看上去对雌性的心思了如指掌,不断唱起暧昧的歌声——每首歌10到 20分钟,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雄性驼背鲸的曲调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一旦雌性驼背鲸准备开始行动,它会向水中释放某种气味,闻到这种气味以后,雄性就游到 雌性的身边试探。这时,雌性会从雄性当中挑选出耐力最好的作为交配对象。

10.雌性猩猩

雌性猩猩
雌性猩猩

如果你认为母亲对你过于溺爱,不妨了解一下雌性猩猩对待孩子的方式。生活在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森林地带的猩猩与人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马来 语中“orangutan”的意思甚至是“丛林之人”。雌性猩猩的性成熟期与人类相仿,怀孕期为8个半月。不仅如此,雌性猩猩会在接下来的8到9年里教孩 子的森林生存之道,之后才会继续繁衍后代,这使得猩猩成为两胎间隔时间最长的陆地哺乳动物,也使小猩猩成为除人以外童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物。

解读暗物质:隐藏宇宙起源等诸多未解之谜

作为现代理论物理前沿领域热点的“暗物质”,一直被认为远离地球,飘散在太阳系以外的某个无名角落里。但据美国“太空”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神秘的暗物质可能就隐藏在地球上。这一有待证实的新发现让科学界为之一振。

暗物质是什么?连科学家们也不敢说自己很了解。不过我们知道,暗物质一旦被证实,将为物理界以及整个人类的认识掀开崭新的一页。

经过坚持不懈的观测工作,去年12月,美国科学家安装在明尼苏达州地下700米的暗物质探测器有了反应,该反应被认为极可能是“暗物质”引起的。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美国权威期刊《科学快报》上。

虽然自从被提出以来就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暗物质隐藏了许多现代物理学的秘密——宇宙的起源和 组成、基本粒子的性质、时间的流逝等,涉及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物理学中最高深的理论,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这则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专业媒体甚至大众 媒体井喷式的报道,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杂志、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英国《卫报》和《每日邮报》等,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

宇宙中仅5%是可见物质

在科幻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暗物质这个词。尽管如此,暗物质却绝非出自某位科学幻想大师之手,而是有着确凿的根据。它是1934年瑞士天文学家弗里兹·兹威基在研究星系团中星系的轨道速度时,为了解决“缺失的物质”问题而提出的概念。

当时兹威基经过计算认为,星系的平均质量实际上比根据其亮度计算出的质量大160倍,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物质是不可见的。

起初,兹威基的结论没引起重视,直到约40年后,人们在研究星系中恒星的运动时遇到类似的困难,暗物质的说法才逐渐获得认可。目前,天文学领域很多证据都支持暗物质存在的说法,包括引力透镜(光线在经过星体边缘时受引力场作用发生偏折的现象)研究和宇宙膨胀率。

说到暗物质,这里不得不提到它的“近亲”——暗能量。两者很容易混淆,一些非专业媒体在报道时,也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暗能量是人们在建立宇宙的膨胀模型中提出的假想,指一种充溢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它很好地解释了已被哈勃望远镜证实的宇宙加速膨胀的现状。

与暗物质相比,暗能量在分布范围上广得多,占据着宇宙结构的绝大部分。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数据,暗能量约占宇宙结构的70%,暗物质约占25%,剩下的约5%是可见物质。

所谓信号只是“狼来了”?

这次发现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安吉拉·莱瑟特与她所在的团队的收 获,他们的实验数据源于一个深埋在地下的暗物质探测器——CDMS探测器。该探测器被埋在明尼苏达深达700米的地下,以周围的岩石、塑料、铅、铜等物质 来阻止暗物质之外的正常微粒到达探测器,这样可能与暗物质相混淆的宇宙射线和其他粒子就被排除在外了。探测器本身不大,跟冰球相仿,主要由锗元素和硅元素 构成。

探测器的构造是基于这样的原理:暗物质主要由“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组成,这种粒子 能和锗原子或硅原子发生核反应,产生的特定信号能被探测器捕捉到。一旦观测到信号,就可以确定有WIMP穿过探测器,即“暗物质来了”。研究人员已确认有 两个信号可能与暗物质有关。对科学家们来说,此次实验尽管不能完全确定暗物质的存在,却在提高探测精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第一次有研究声称可能发现暗物质了。2007年,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附近的巨石峰国家实验室曾发布消息,称探测到了WIMP,一时间引起轰动。但后来有多位学者对巨石峰国家实验室使用的DAMA探测器提出质疑,最终这一发现没有获得科学界认同。

从科学研究的严格性上讲,莱瑟特等人的这次发现也可能是“狼来了”。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分 析说,即便是发现了信号,也绝不能马上断定暗物质存在。这主要是由于WIMP不是一种被了解得很清楚的粒子,而是一类粒子的总称,至今科学界对WIMP家 族有多少种粒子、其物理性质都不甚清楚。另外,用WIMP作为暗物质存在的依据也不一定可靠,因为暗物质与硅或锗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涉及一系列粒子和力,而 WIMP只是其中一种。

科学家全力追循暗物质足迹

作为“光明”的反义词,“黑暗”一向不会给人带来愉快的联想,但恐怕“黑暗双塔”——暗物质 和暗能量要颠覆这一思维定势了。莱瑟特等人的研究暗示,暗物质可能就在地球上,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在和这种神秘的物质打交道。而暗能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 及,根据推算,暗能量弥漫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看不见,摸不着,目前无法被探测到。

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种假想概念,支撑着人们在21世纪建立起来的众多理论——粒子模型、宇宙 膨胀、宇宙辐射等。“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是21世纪科学史的大挑战。”2008年10月12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隆 重纪念望远镜发明400周年——科学大师演讲会”上这样说。这两种假想被证实或是被否定,都将对物理学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到目前为止,“黑暗双塔”只统治着物质尺度的两极——动辄数亿光年的星系尺度以及小至百万分之一纳米(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的亚原子尺度。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考虑这两种物质的存在,不仅是因为它们只在两极尺度产生显著的影响,还因为我们不了解它们。

科学家正全力以赴地追循暗物质的足迹。莱瑟特所在的研究小组打算将探测器升级到更灵敏的水 平,以期发现更为实质性的暗物质信号。另一个可能在地球上找到暗物质的办法,是依靠高能粒子加速器,它可以将比原子还小的亚原子微粒加速到光速,再进行相 互碰撞,这种极大的碰撞能量会产生异常粒子,其中包括暗物质。目前一些科学家将希望寄托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身上。作为有史以来最 大的加速器,LHC有足够的能量去产生暗物质粒子。

Posted: 三月 30th, 2010
Categories: 科学
Tags: ,
Comments: 679 Comments.

《连线》盘点人类改造地球六宗罪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本周部分科学家及政府官员将齐聚加利福尼亚州的阿西罗马,商讨地理工程学(geoengineering)在未来是否会对 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这一议题。然而,如今事实情况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人类在过去已对地球做出了许多地理改造,并且负面效应也已出现。

据悉,人类的文明社会,当前社会的一切繁荣、富强、发展、进步都发生在全新世(Holocene)。全新世开始于1万年前,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不 断建设水利、开垦良田、建造城市,并且形成文明。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逐渐地对地球进行了各种地理工程改造。全新世对于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人类改造地球会造成何种后果还不得而知,但科学家认为,目前全新世已不复存在,人类目前处于人类世 (Anthropocene)。这是一个新的地质纪元,在这个纪元,人类的活动正威胁着地球的自我调节能力。此外,人类此前对地球所做地理工程学改造已出 现弊端。以下是《连线》评出的人类在全新世对地球做出的六项地理工程学改造。

1、排水改造

2006年(左)及1973年(右)咸海卫星图。图片显示咸海面积在急速缩小。

据悉,科学家把人类能够接触到的湖泊、河流及含水土层等淡水资源统称为“蓝水”。目前,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的“蓝水”资源都已被人类开发利用。此外,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流域盆地在未能达到海洋之前就已被抽干。

如果仅从局部区域来看,淡水资源被排干会影响当地的气候环境。比如说,中国长江上建造的三峡大坝就使得下游山谷地区的温度出现下降,进而使得谷内降水量也跟着减少。哈萨克斯坦对咸海(Aral Sea)的开发利用也使当地夏冬两季温度变化骤然加大,降水量更是不断减少。

不过,如今排水改造工程仅仅是在局部地区引发了气候变化,至于会对全球气候造成何种影响,目前科学家还未能查明。

2、大气变黑

美国宇航局于2009年8月公布的图片。紫色区域代表该地上空碳黑分子密度高。

据悉,全球约有5亿户家庭每天使用木头、煤以及动物粪便来作为做饭的燃料,特别是在亚洲及非洲地区,情况尤为如此。这些燃料会向大气释放出一种被称 为“碳黑”的分子,这些分子聚集在大气层中,会形成一层吸热层。即使这些分子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结合,变成雨滴落到地上,它们还是会继续吸热。

科学家估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北极地区温度升高了3.4华氏度,而“碳黑”污染所造成的影响是主要原因。此外,“碳黑”分子还对全球部分地区的 气候格局造成了影响,比如说引起南亚及西非地区的降水量减少等等。同时,“碳黑”还导致喜马拉雅山山顶冰川开始融化,数百万人供水出现危机。

3、农田开垦

亚马逊雨林(红色部分)东南部已被开发成农场和牧场(绿色部分)。

据悉,目前地球上12%的陆地都被人类用于耕种农作物。不过,科学家如今仍然难以判断,农田开垦在长久以后会导致何种不良后果,比如 说,人类开发北美大平原是否会对气候格局造成影响等等。然而,农田开垦已在部分地区出现负面效应。曾有人将亚马逊雨林比作“地球之肺”—地球上有近三分之 一的氧气是由这里产生的,然而最新的卫星图像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对雨林的采伐力度正以40%的速度猛增,亚马逊雨林的面积正在迅速萎缩。“地球之肺”功能 正日益丧失。同时,亚马逊雨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也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会更快。

此外,人类对农药的使用也往自然环境中添加了过多的氮和磷元素。据悉,每年大气中有近1.2亿吨的氮被移除,并且转换成了各种肥料,还有2000万 吨的磷元素被人类从地底下开采出来。殊不知,这些元素最终都会流向大海,并且造成了海洋中海藻的大量生长,并且最终形成“死亡海域”。

4、珊瑚礁减少

澳大利亚大堡礁出现白化现象。

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全球珊瑚礁的减少速度是所有物种当中最快的。然而,珊瑚礁实际上是海洋中的雨林、是构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在过去的 50年内,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过度渔猎以及海洋酸化等因素所致,全球珊瑚礁覆盖面积减少了四分之一。此外,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珊瑚种类已濒临灭绝。

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调节营养物及能量流动的生物学机制。不过,很久以前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已使得海洋生态系统 丧失了这种调节能力。因此,从目前来看,尽管珊瑚及伴生类动物的减少不会威胁到其他海洋鱼类的生存,但实际上海洋基础生态系统已得到破坏。

5、塑料革命

这只信天翁在生前误食了大量塑料垃圾。塑料会对它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人类工业创造出了各种化学物质,但这些物质能够在土壤中保留很长时间,并且还会不断污染周围环境,其中较为严重的包括农药中的化合物以及塑料包装等等。据悉,每年人们生产的各种塑料产品达到惊人的600亿吨。

动物如果误食高剂量的塑料物质,它们的内分泌系统会受到破坏,不仅会导致动物容易患上癌症,并且它们的繁殖能力也会降低。即使是少量塑料制品,同样会使生态系统受到不利影响。

据联合国统计,地球海洋当中,每平方米塑料碎片密度达到4.7万片。此外,全球所有地区都已出现低水平的有机物污染,塑料衍生物也是随处可见。

6、改变大气

发电厂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人类世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悉,每年人类活动约向大气中排放400亿吨二氧化碳。它们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能源供应过程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说,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人类改造地球地理工程最不明智之举。

目前,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达到1500万年来的最高值。由于二氧化碳具有吸热特性,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而气候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海洋在吸 收了部分二氧化碳之后,海水中氢和碳酸根离子的比例发生变化,海水酸性会增强,这将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珊瑚礁、浮游生物以及甲壳类动物今后可能全部灭 绝。

在未来的几个世纪,海洋的PH变化值可能达到过去3亿年来的最高水平。

Posted: 三月 27th, 2010
Categories:
Tags: , , , , , ,
Comments: 673 Comments.

中国人月薪过万却不如拿800元时幸福 中产该何去何从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郑智化在歌中道出了中产阶层的欲望与无奈、失落与纠结。

而近段时间以来,围绕着《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的发布,关于中产阶层的种种话题再次被提起:我们是如何定义中国的中产阶层?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中产阶层的幸福生活?

有着一定财富和理想事业等表面风光的中国中产阶层,他们的生活却被房奴、车奴、孩奴、卡奴等“奴时代”的层层枷锁捆缚着,生活富足的“幸福”难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缺失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究竟中国的中产阶层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人对“中产”的自我认同较低 多数只是“貌似中产”

到底谁是中产阶层呢?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他说,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有三个方面的标准来定义中产阶层。第一个标准是收入和财产。第二个标准是职业,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中小企业主、经理人员阶层及专业技术人员。第三个是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但是,这三个标准比较宽泛,比如财产有多少,是年收入6万以上,还是10万以上?没有一个严格的数字。而职业当中也有具体的分层,并不是符合那几项职业 的,就都是中产阶层。至于自我认同感,那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标准。在印度,小有资产的人就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他们的认同感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们有70% 至80%的人都是中产阶层。但中国就不同了,中国人对自我的认同感比较低,并不愿认可自己的中产身份。

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 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已达到23%左右,但其实,其中的不少人只是“貌似中产”,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在2005 年之前在某一线城市中买了一套房子,那么到今天,从升值后的资产来看就可算是中产阶层了。但实际上,他是欠了债的。现在许多人的按揭都很高,通常要拿出收 入的50%~60%来偿还按揭,这边还债,那边要相应地压缩其他消费,生活品质并不高。所以我们只能说,他们是“貌似中产”。当然,从政治学角度讲,只有 这个国家的中产阶层是主要人群,大概百分之六十以上,社会结构才合理,但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月薪过万不如拿800块时幸福

在房子、孩子、车子都有了之后,有人却开始怀念起“800元的幸福生活”。

小年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时,只有800元的收入,但是住着单位的宿舍,吃着食堂里2元钱的三菜一汤,偶尔骑着单车在城市游荡,无意中淘到一些早已绝版的唱片,觉得生活中最幸福的事也不过如此。

转变从90年代末开始,他的事业突飞猛进,很快月薪就过了万,再接着,年薪继续水涨船高,如今早已跨越了50万的水平线。但是,现在他过的又是怎样的生活呢?

买了三百平方米的“豪宅”,豪掷百万买辆名车。因为工作升迁,他被派驻上海,但妻儿老小又在广州居住,他不得不时常两地飞。他自己给自己算了一笔生活的 账,房贷、养车、交通费、应酬……拿着50万年薪,他发现自己的日子并没有比“800元的时期”更幸福,物质和社会地位仍不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 安定的生活幸福感没了。

早有网友看到了中产阶层们的“伪幸福”:表面薪水较为优厚,背后却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和风险预期。疯涨的房价、令人生畏的医疗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时刻威胁着中产者看似体面风光的生活。

房价严重打击了中产阶层的崛起

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距离是遥不可及的,但是穷人却可以向中产靠近。当日本在叹息中产阶级的M型裂变的不良影响时,目前还并不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的未来又该 何去何从呢?中国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首先,中国的中产阶层需要社会有意去培植,使更多的老百姓都中产起来。但现在,别的且不论,居高不下的 房价已严重打击了中产阶层的崛起。第二,中产阶层的崛起有赖于富裕阶层对自身和社会都有更明智的看法。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富裕阶层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成 就和财富是“社会给我的”,所以他们开始更多地去回报社会。这是一个趋势。但是,中国的很多富裕阶层还根本认识不到社会给他们的机会,认为发财是因为自己 有本事,还是一种暴发户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他们看不起穷人。而中国的中低阶层仍占社会的大多数,如果富裕阶层不能明智以待,得不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那 么会因此激化矛盾。

攀比心让我们幸福不起来

宁波的抗抗研究生毕业后去了杭州 工作。先生在银行谋职,两人的收入都不错,在杭州拥有两处房产,还是有房无贷,照理抗抗的日子可以过得很闲适了。可是,抗抗的表情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轻 松、愉悦。老朋友从北京去看她,她见人第一句话就问,“你有几套房?”她跟老朋友解释,她身边随便一个同事,手头上都有三四套房。先生的工作常会接触到一 些有钱人,他们那个圈子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即使攥着两套房在手,抗抗仍然很焦虑,为了下一套房产,生活忙碌得甚至和家里人说话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老朋友 婉转地提醒过她,其实她可以改变这种局面的,只要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一点攀比的欲望。抗抗认同,但是她却停不下来。

链接:不同国家中产阶层收入比较

美国:有人认为凡年均收入在3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人群都属于中产阶层,以此标准衡量,美国95%以上的人都应该属于中产阶层。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中产阶层的人年均收入标准应该在2.5万美元至10万美元。

印度: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说法,印度现有中产阶层约3亿人。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层家庭。

新加坡:据称,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层,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

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阶层,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且韩国工人人均负债1万美元以上。

Posted: 三月 25th, 2010
Categories: 社会
Tags: , , ,
Comments: 1,366 Comments.

美宇航局日地天文台捕捉太阳风暴壮观场面


太阳风暴

据美国宇航局官网报道,2010年2月12日,美国宇航局日地关系天文台拍摄到太阳风暴的形成画面。图片显示,太阳表面有两处活跃区域正在酝酿太阳风暴。
2010年3月20日是春分,美国宇航局举办了每年一度的“太阳地球日”活动。这个活动由一 系列教育活动和研讨会组成,其中包括由美国宇航局太阳科学家和太空气象专家参与的在线网络广播。2010年的“太阳地球日”活动主题是太阳磁暴现象。由来 自太阳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所形成的太阳风暴袭向地球,能够干扰和破坏地球表面的卫星和电力系统,从而产生太阳磁暴现象。

在这幅太阳的紫外线图像中,两处活跃区域正发出明亮的光芒。在左侧的活跃区域内,正升起一小股耀斑。这种太阳耀斑是太阳表面的密集爆发,向太空释放高能辐射。这股耀斑在太阳的左侧地平线画出了一条白线。

右侧的活跃区域则与磁圈搅和在一起。带电粒子流所形成的弧形从太阳表面升起,尔后又在磁场的 引力作用下而下降。这种上升和下降过程在不断地重复。由日地关系天文台所拍摄的一段视频显示,就在本图拍摄之后不久,该区域爆发了一次小型的日冕物质抛 射。和太阳耀斑一样,日冕物质抛射过程也向太空中喷射大量带电粒子和能量。但是,与太阳耀斑相比,日冕物质抛射是更强大的太阳风暴,不仅仅持续时间更长, 而且向太空中喷射更多的粒子云。

不管是太阳耀斑还是日冕物质抛射,如果它们袭向地球,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太空天气。来自太阳风 暴的带电粒子流会冲击地球磁场。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美丽的极光现象。但是,这些带电粒子流也带有极大的破坏性。太阳风暴可能会破坏电网,导致电路中 断,还会对卫星系统形成干扰和破坏。

日地关系天文台是美国宇航局研究太阳的众多任务之一,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认识日冕物质抛射。如果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太阳风暴的形成过程,将可能实现并不断改进太空天气预报,从而减小太阳风暴对地球所造成的破坏。

Posted: 三月 24th, 2010
Categories: 自然
Tags:
Comments: 122 Comments.

三峡大坝之忧

中国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奇迹──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从而使这个代表着中国改造大自然成果的项目遭到新的质疑。

三 峡大坝主体工程2006年5月20日竣工,大坝上游640公里的长江水域成为一个大水库。而如今有地质学家称,三峡大坝拦截水量的庞大重力已开始在好几个地点侵蚀长江 陡峭的河岸。再加上水位波动频繁,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滑坡灾害,也使得像庙河这些大坝附近的地区的地质结构被破坏。庙河是一个距离三峡大坝上游16公里的 村庄。当地官员担心,一旦整个山坡塌入水中,附近的居民将因此丧命,同时还会威胁到至关重要的长江水道运输。

危险因素还不止这些。中国的 科学家称,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ederation)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目前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 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而水库水位的波动也被认为是湖南省农民所遭遇奇特鼠灾的根源。

border=0从 三峡大坝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这个正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急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而另一方面,它为此努力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三峡项目 的启用正逢国外生态学界对兴建大坝的做法重新进行审视之时,经济学界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此类耗资巨大的项目只有靠国家补贴才能生存下来。

由 于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长江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正使得局势变得更紧迫。在全国各地,上百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物将湖泊变成了藻 类泛滥的污水池。据官方统计,中国半数以上的主要水道都受到污染,水中的鱼类正逐渐消亡,水也无法用于灌溉或是饮用。中国政府表示,现有超过3亿人(接近 中国四分之一人口)缺乏干净的饮用水。

更糟糕的是,据新华社报导,中国8.5万座水库中超过三分之一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今年春天, 中国水利部一位副部长将水库比喻成会威胁到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定时炸弹”。1975年,中国河南某个水坝垮塌事故酿成万人以上丧生的惨剧,而这件 事直到最近才被公诸于众。

中国水问题的中心话题正是三峡项目,它是中国最大也是最壮观 的水库。中国的新闻媒体已开始对三峡大坝存在的问题进行报导。虽然政府方面一直未对大坝和水库的问题公开表态,却已悄悄地制定了一套塌方事故早期预警机 制,并支持对划定高危地区的研究。政府还投入资金用于建设水处理厂、和加固约2,250公里的河堤。

中国负责保护长江环境和水资源的政府 部门──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Yangtze Rive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Commission)原局长、环境学家翁立达称,我们考虑了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但所有的问题都比预想的严重。翁立达现担任长江论坛(Yangtze River Forum)秘书长,该组织是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研究长江流域环境问题而设立的。

负责管理三峡大坝项目的长江水利委员会(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ttee)拒绝接受采访。

在庙河这个世代种植柑橘和梯田水稻的村庄,人们可以察觉到一些变化。在三峡大坝修建过程中,庙河的一百多名村民险些就和130万三峡移民大军一样,离开家园,搬迁到别处居住。

今年春天,村民们发现一条长200米宽1厘米的裂缝横贯稻田。而不久之后,大坝开始放水为夏季汛期作准备。

到了5月初,雨季来临使水库水位再次上升,距离庙河村不远处的地点在5天内发生了4次坍塌。村民反映说,他们可以听到房屋内木质结构由于地面移动而开裂的声音。政府也要求他们疏散。

在1小时路程外的秭归县新县城,政府官员们面临着新一轮的重新安置问题。为了水库建设需要,曾经有大约10万人被安置到新的地方居住,如今当地官员担心的是,还会有更多的人需要重新安置。秭归县三峡移民安置办公室的崔少峰(音)表示,情况的变化速度要快过我们的计划。

长 江全长约6,400公里,是全球第三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冰川,穿过华中地区的崇山峻岭后奔流直下华东大平原并最终汇入大海。千百年来,长江河道 三峡段重重峡谷的激流和暗礁一直是船家的恶梦。长江流域的洪水更是时常肆虐。有数据显示,仅上个世纪长江洪水就吞噬了约30万人的生命。

建设长江大坝是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的梦想,一方面是想利用其水利资源,但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止洪灾。现代中国的奠基人孙中山早在1919年就曾设想过建造长江大坝。而坚信人定胜天的毛泽东更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来表达他的愿望。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曾经数次批准三峡大坝的建造,但因为存在技术难题,又数次被搁置。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该计划仍然面临诸多质疑。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建造大坝和水库不但会迫使大量农民向城市迁徙,还会毁灭当地一批中国最宝贵的历史遗迹和庙宇。

1989 年4月,中国政府对批评意见作出回应,宣布将把三峡大坝计划再推迟至少5年。可几个月后发生的天安门事件让反对声音沉寂了下去,于是在1992年科学家和 工程师们完成了最终的环境可行性评估报告,同年晚些时候,该计划经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但在那一次投票过程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大代表投了反对或弃权票。这 对习惯于“俯首”的他们而言,实属罕见。

即使到了三峡项目1994年正式动工时,争议仍然存在。美国政府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迫于人权组织的压力也撤回了对该项目的支持。2000年,包括参加了三峡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部分工程师在内的中国工程学界顶尖学者发表了一封公开 信,抗议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以较原计划更快的速度为大坝蓄水。

问题最早于2003年6月出现,在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两周以后,当大坝水位突破90米后向135米逼近时,峡谷的边坡在水压的作用下开始被侵蚀。

7 月14日,一条长江支流发生特大滑坡灾害,滑坡山体长、宽均在1公里左右,而厚度达18米。13名农民被吞没在泥石流中。滑坡体进入长江支流后激起两层楼 高的大浪,摧毁了20余艘船舶,并导致11名渔民丧生。虽然官方称此次灾害乃暴雨所致,但地质学家称,是江水水位突然变化导致了河岸岩石松动。

180米高的三峡大坝于2006年5月竣工,耗费至少220亿美元。一旦该水库于今年晚些时候全面投入运转,所容纳的水量将达19万亿公升,相当于美国全年淡水消耗量的五分之一。三峡水电站每年将发电18,000兆瓦,是胡佛大坝(Hoover Dam)的20倍。

翁立达认为,为了防止洪灾,建设三峡大坝是必要的。而现在他最头疼的问题是水库水质的恶化。一份翁立达联合署名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工业废水和化肥残留物造成三峡水体中的氮和磷含量较10年前上升了10倍。

生 活污水也被排入三峡水库。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激增,2000至2005年间增长了一倍以上。而在这一地区生活着1.6亿人, 其中包括位于三峡大坝上游640公里处全球最大都市──重庆的3,000万人。在1995至2005年间,长江流域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2.6%,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该地区正迅速从农业经济向重工业经济转型。

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声称,该地区有许多污水处理厂,污水在排入水库前会先经过处理, 但实际上一些污水处理厂并未与城市排污系统相连。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Three Gorges Project Construction Committee)水库管理部副主任周伟(音)承认,排入三峡水库的污水正在增加。他表示,政府已投入更多资金确保处理厂能24小时运转。

从 一开始,泥沙淤积就是工程师们所担心的问题。长江每年要携带5亿立方米的泥沙进入三峡,但其中大部分都无法排出去,水库因此将出现淤塞,三峡大坝进而有可 能垮塌。工程师在大坝底部设计了23道闸门用于在汛期冲走泥沙。据他们估计,该系统可保证三峡水库在今后一个世纪维持90%甚至更高的库容。不过有意见认 为,泥沙淤积的速度在加快,并最终会导致大坝无法承受洪峰。

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状况的变化则会产生另外的问题。随着水中沉淀物的减少,阳光可以照到更深的水中,进而促进那些既能吸收污水和化肥残留物养分又具备光合作用功能的水藻旺盛生长。

而周伟认为,大坝并非导致水藻孳生的原因。水藻问题没有工程建设委员会预想的那么严重,只在长江的支流出现小规模的爆发。但他并没有对下游流域水藻增多作出解释。

三 峡大坝是否能履行其调节洪水这项主要的功能也受到质疑。今年7月长江上游地区连续数周大雨,形成了自1998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98年那场大洪水导致长 江中、下游地区数千人丧生,当时三峡大坝尚未建成。8月1日政府宣布洪峰安全通过三峡大坝,并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澜归功于大坝的防洪功能。

然 而批评人士称,尽管大坝能起到调节洪水的作用,但却有可能因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酿成下游地区洪水泛滥。当江水冲过狭窄的坝口后,就进入了华中大平原地区。 在没有三峡大坝的时代,长江流入该地区后水流流速通常会放慢,长年的泥沙淤积使这段长江成为“地上河”,要靠堤岸来约束,就像美国的新奥尔良。而世界自然 基金会称,由于大坝阻拦了大部分淤泥,使江水携带的泥沙量减少,导致江水流入华中大平原时流速加快、冲力加大,进而对这里地上河的堤岸造成威胁。

与 此同时,滑坡也是地质学家们关注的问题。长江三峡是在距今3亿至7000万年前通过江水不断侵蚀岩石而形成的,虽然三峡大坝是建于石灰岩结构之上,但在这 层石灰岩之下,却是砂岩、页岩和泥岩,这些都是质地较软并容易发生塌陷的结构。随着大坝管理部门按照洪水预报不断调整水位,江水渗入大坝地下岩层以及巨大 的水压变化会削弱库区堤岸的强度,进而出现垮塌的危险。

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一个科学小组今年早些时候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发表文章称,边坡失稳是三峡地区最普遍自然灾害的成因所在。他们还警告说,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该 文的作者之一──伦敦帝国学院地质学家伊欧尼斯•弗尼阿迪斯(Ioannis Fourniadis)在观察过秭归、巫山和巴东县(这三个县的总人口超过百万)的卫星照片后发现,3%的边坡处于活跃的下滑状态,7%的边坡因为修路等 活动而不稳定,另有15%基本稳定。其余边坡由坚固的石灰岩构成,发生滑坡的危险很低。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灾难预防研究所(Disaster 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数十年来研究峡谷地质的科学家汪发武表示,滑坡还可能引发水啸。狭窄的峡谷会起到放大岩石塌落所激起水浪的作用,引发下游巨浪。类似 的灾难曾于1963年在意大利北部的维昂特水坝(Vaiont Dam)发生过,导致两千人丧生。

中国国土资源部(Ministry of Land Resources)某发言人将今年泥石流灾害高发的原因归咎于入春以后的大雨。他表示,早期预警机制已经探测到了一些重大泥石流灾害,政府正在教给当地人如何识别将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征兆。

在离庙河村1公里的地方,通往这个村庄唯一的碎石路会经过一个泥泞的隧道。村民们已经暂时安置在这里,睡在塑料帐篷中。地方政府正在附近清理场地供村民们建造新房。新的村址距离同一条河有1小时步行路程。

政府为村民建新房提供了一些资金。但村民们觉得这还不够。他们可以在这里种植水稻、柑橘和茶叶,但他们抱怨这块土地不够好。为解决村民们未来窘迫的生活问题,当地政府将为庙河村的女性出嫁提供嫁妆,鼓励他们嫁到外地。

正在建造新屋的52岁村民韩庆喜(音)停下手中的活计说,“这一切都是在蓄水后不久才开始发生的。他们说这里会更安全。”而在不远处,巨大的推土机正在山腰上平整土地。

Posted: 三月 23rd, 2010
Categories: 自然
Tags:
Comments: 734 Comments.